公共政策沙龙(四十一):“关于金融改革与开放的策略”

2012年10月28日上午,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和浙江大学江万龄国际经济与金融投资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十一期公共政策沙龙顺利召开。此次沙龙题为“关于金融改革与开放的策略”,由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金雪军执行院长主持。

香港大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金融系主任宋敏,浙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沈建明,浙江省金融办处长殷志军、许奇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博士陈雪,浙江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戴志敏,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肖文,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博士生导师王义中,浙江大学江万龄金融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晓兰,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李金珊等专家应邀出席沙龙。

香港大学教授宋敏对天津、浙江和广州这三个主要地区的金融改革进行了简要分析。他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实体经济超先于金融。现在经济需要转型,出现的很多问题都跟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有关。对下一步经济转型来说,金融改革很关键。进一步改革开放时,我们要特别看重风险防范。地方的金融改革,一定要考虑中央的政策想法。

 

浙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沈建明表示,浙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在金融方面有四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第一,贷款需求过大,这是浙江金融最突出的问题;第二,利率太高;第三,互相担保,这就容易出现蝴蝶效应,只要一家企业出现问题,会牵连十家、百家甚至千家企业;第四,民间资金不足,浙江大项目建设需要一种能有效地把小资本聚集为大资本的机制。

 

浙江省金融办处长殷志军认为,金融改革在不同的层级,面临的问题是有层次性的。同时,殷处长简要探讨了四个问题:第一, 场外线和交易模式的探索;第二,法人金融机构股东结构的合理化;第三,民间融资如何规范;第四,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浙江省金融办许奇挺处长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浙江现在贷款和GDP的比重高,银行存贷比高,可能跟浙江经济进入转型期有关。浙江金融问题,不单单是一个金融现象,可能跟我们整个浙江的经济转型升级有密切关联,可能跟我们企业的发展过程有关系。

其他与会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进行热烈讨论。最后,金雪军院长对此次沙龙作了简要总结,指出金融改革开放是一个大题目,今后还需不断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