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作为中国民营资本排头兵之一的浙商,已经高速发展了30余年。
随着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改革开放事业在历史新起点上迈入全面深化新阶段,浙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中国经济不转型就难以为继。”大家不禁要问,浙商的转型之路在哪里?
3月29日下午,一场专门讨论这一问题的盛会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由浙江省浙商研究会主办,浙江省人才开发协会、浙江省工商联直属商会等单位协办的2014浙商(春季)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200余位浙商代表齐聚一堂,展望前景、辨析趋势、寻找机遇、把握战略。
论坛颁发了2013年度的“创新浙商”、“功勋浙商”、“风云会长”和“浙商创业导师”四个门类的三十余个奖项。获奖浙商上台领奖并合影留念。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姚先国代表主办单位寄语获奖浙商,他说,虽然目前很多中小浙商处于低谷困难期,但中国经济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应该持乐观态度。“在区域经济方面,重要的是看浙江的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孕育新的机遇,积蓄新的发展能量,从而迎来‘第二春’。”
均瑶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均豪代表获奖浙商作了题为《勇做百年老店的积极探索着》的演讲。他回忆了创业之初,和兄长王均瑶一同打拼的经历。又叙述了兄长意外离世后,从心灰意冷不想继续创业,到重拾信心,再到把现代化理念注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最后他以列宁的名言总结说:“如果要纪念一件事物,最好的方法是继续努力并完成它。”此话一出赢得满堂掌声,也集中反映了浙商在困难打击面前依然能重拾信心的精神。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代表浙商创业导师深入剖析了“浙商应当如何自我革命”这一话题。“我们虽然对未来的宏观经济有信心,但现实却很骨干。”他判断,未来2到3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将迎来一轮大洗牌。中国宏观经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必将进入中低速时期,作为单个民营企业如果不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必将消失或者边缘化。
针对当前炙手可热的互联网经济,作为制造业的代表,汪力成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互联网产业是颠覆不了制造业的,但互联网经济的思维特点值得我们制造业学习。”他坦言,很多制造业企业把“客户第一”贴在了墙上,却没有落实在实际生产中,而互联网企业的每一个产品都是来自于客户需求;很多制造业企业内部制度臃肿,论资排辈,而互联网企业的扁平化管理,让企业发展更有动力,员工更有创造力。
论坛后半部分,还举行了“BOSS智库主题沙龙”活动,包括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季强、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在内的企业家们发起了一场头脑风暴,发表了他们各自对2014经济形式的分析和理解。
原文链接:http://zj.sina.com.cn/news/czzs/2014-03-31/1138180057.html?qq-pf-to=pcqq.c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