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城管执法如何演变成与群众“互施暴力”@范柏乃副院长认为,“群体形象标签”好比埋下了一点就爆的“不定时炸弹”

据新华社电 19日,浙江省苍南县发生城管人员与部分群众冲突,致5名城管工作人员和1名群众受伤。

从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与商贩的个体争执,到路人拍照引发冲突,再到一些群众对城管人员施以暴力,在这个事件中,矛盾是怎样不断绷紧,使拍照路人、城管工作人员、群众都成为“互伤格局”里的受害者?

19日上午,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城管局组织人员在大门路与康乐路交叉口执法时,发现沿街一商户把煤气灶等物品摆放在过道上,存在违法占道经营行为。执法人员要求商户按规定摆放物品,停止占道经营,该商户不予配合,并阻挠城管执法。其间,黄某刚好路过,用手机进行拍照。在执法人员要求其停止拍照行为无果后,双方发生冲突。冲突中,黄某受伤,引发附近群众围观。现场目击者潘先生告诉记者,打人的城管人员在试图离开现场时被围观群众阻拦,只好躲进一辆面包车内,锁住车门不停打电话。此时,现场很多人高呼“打他们!”秩序混乱,部分群众持砖块、木棍等砸破了车窗、车门,对5人拳打脚踢,现场血迹斑斑。

当地警方已对此事展开调查,根据查看现场监控录像,部分参与围殴事件人员的身份已查明。目前,警方已抓获十余名涉案人员,调查取证工作正在进行中。

记者从苍南县城管部门了解到,目前已经有证据显示,这5名受伤的城管人员参与到了与黄某的冲突中,对于他们应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什么责任以及将要接受什么处理,要待详细调查结果出来后才能决定。如果证据确凿这5人参与殴打了黄某,虽然他们后来也成为受害者并被打伤但依旧会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一次并非十分激烈、并非无法调和的执法纠纷,为什么演变成一场冲突事件?在整个过程中,“城管打死人了”这一虚假消息通过口口相传和微博、微信等方式传播,而相关部门的辟谣信息直到当日傍晚才出现。浙江知名论坛“703”网站负责人黄学敏告诉记者,整个过程中,直到傍晚才有来自权威部门的消息称,最早挨打的路人黄某“没事”。而此时,整个事态已趋于尾声。真实的信息太慢太滞后,给了谣言传播的空间和时间。

浙江大学教授范柏乃说,长期以来,有的执法部门在百姓心目中形成了固化、模式化的执法形象,而这种“群体形象标签”好比埋下了一点就爆的“不定时炸弹”。“一些对相关部门、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也以这些单位为突破口肆意发泄。”

原文链接: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4-04/22/content_3192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