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沙龙(七十二):公共政策智库建设

2015年6月23日,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的第七十二期公共政策沙龙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舜水厅举行。此次沙龙主题为“公共政策智库建设”。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夏阿国,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蔡文如,省委党校科研处调研员金国娟,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沈金华,浙江工业大学社科院副院长周必彧,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鲍健强,温州市委政研室决咨办主任倪考梦,浙江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李燕,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政治文明研究处处长孙颖,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博士接栋正,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姚先国、特约研究员蓝蔚青等专家学者出席本次沙龙。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蓝蔚青主持沙龙。

沙龙由浙江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李燕做了关于智库建设的调研报告,她指出当前我国的智库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参与决策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资源分散的问题,竞争力低人才流动困难,因此,可以从制度安排、人才培养、政府购买与落实经费等方面进行破解。之后与会专家围绕“公共政策智库建设”进行了探讨。鲍健强指出,大学智库是一个稳定的组织机构,有稳定的研究领域、社会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独立并专业。沈金华说,智库建设需要沟通,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对接,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需要协同,为避免智力资源的浪费,需要构建智库的联盟和各种协作平台,需要突破制度障碍,加强党政咨询,发挥协调、服务、规划、指导和联络功能,改革大学的考核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引入第三方评估。倪考梦介绍了基层社会实践中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认为在大数据时代,需要有研究团队。金国娟指出,智库建设中,党校有其自身资源优势,但从科研的角度讲,智库要独立,要有事业编制。周必彧认为浙江的智库现状是“五多六少一低”,总体研究位于高层次以上的很少,对重大问题的关注能力较弱。夏阿国对民办智库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大经费支持,最重要的是要出台政府购买的具体细则,结合社会资本建立研究基金,改革税费政策支持智库发展,要创造条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参与决策评估等。

随后,与会专家就各自的工作领域实践,对智库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指出了智库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也介绍了智库建设的一些成功经验。

最后,姚先国院长对沙龙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各位专家的发言,感谢为智库建设工作提供的经验与智库发展的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