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沙龙(七十五):服务业的发展与政策

2015年8月22日,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与浙江日报经济新闻部主办的第七十五期公共政策沙龙在杭州涌金饭店四楼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主题为“服务业的发展与政策”。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朱李鸣,省发改所所长卓勇良,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省经济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建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陈畴镛,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施放,物产集团副总经理沈光明,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浙江日报经济新闻部副主任刘刚等专家学者出席本次沙龙。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主持沙龙。



沙龙围绕服务业的发展与政策进行了探讨。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结合商务厅的工作职责,介绍了当前国际贸易中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较快,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新增长点,国际贸易规则面临着重构,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蓬勃。省发改所所长卓勇良认为浙江服务业应走出去,也应请进来,将服务业分类分开做。省经济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建中认为要把握今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即有效需求的取向、改善保障民生的取向、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的取向,应正确判断服务业的发展地位并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过程中浙江经济的发展。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朱李鸣指出,要着重了解当前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将自贸园区建设提上日程,做好创业服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陈畴镛从生产型服务业的角度出发,谈了生产型服务业的趋势与特点,指出生产型服务业出现了网络化、集聚化与高端化的趋势,但面临着进入门槛低、需求相对小与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要以改革为动力,创新生产型服务业模式,以激发活力为导向,完善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政策,以提高要素为重点,优化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资源。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施放指出发展服务业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只是密集型服务业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二是生产型服务业与劳动型服务业,三是公有服务业与非公服务业。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指出服务业的发展要以鼓励创业为主。物产集团副总经理沈光明认为生产型服务业的特点,即双轮驱动、双墙功能、平台化运行、O2O、跨界融合、共生共荣,也提出了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即流通4.0的系统化、理论化与政策支持;浙江外贸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破题;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组建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引领服务业转型升级。

最后,金雪军院长对沙龙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指出服务贸易领域是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与制造业也在不断融合,也在创新一些商业模式,需要一些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