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9日下午,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与浙江日报经济新闻编辑室联合主办的第八十一期公共政策沙龙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酒店梨洲厅举行。此次沙龙主题为“特色小镇的实践与建设”。原浙江省省委政研室副主任郭占恒、浙江省金融办金融发展处处长许奇挺、原省发展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浙江省省委政研室研究员于新东、杭州转塘科技经济园区管委会主任吕钢锋、常山县副县长郑金仙、嘉善县大云镇党委书记范国良、嘉善县发改局体改科科长吴建伟,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特邀研究员蓝蔚青、副院长蔡宁,《浙江日报》经济新闻编辑室主任刘刚、副主任陈文文等专家参加了本次沙龙。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主持沙龙。
沙龙首先由四位特色小镇的管理者发言,吕钢锋主任提出云栖小镇的主要有五个特点:集聚了创新创业的代表,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产业,有很好的运作模式和创新生态,并且云栖大会在此落地。郑金仙副县长则提出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抓人才引进,强化高端集聚。范国良镇长介绍了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的建设经验。
之后与会专家围绕“特色小镇的实践与建设”进行了探讨。卓勇良所长认为,对于不同特色小镇,要有不同的要求。许奇挺处长认为,一百个特色小镇,并非每一个小镇都要打造成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都具备的小镇。张汉东院长认为,谋划特色小镇建设,开放的理念非常重要。于新东研究员提出特色小镇建设要市场化主导,特色化引领,项目化运作,产业化支撑,法制化保障,互联网化加速。蓝蔚青研究员更关注环保和养老等新兴产业与特色小镇相结合。蔡宁副院长认为,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以后,对小镇提出了营造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局限于小镇去看小镇建设,一定要放在所在的区域,甚至是全国、全世界背景下看待。郭占恒主任提到特色小镇建设还要防止标准僵硬,特色小镇的功能,要因地制宜,突出自身优势,善于借用周边优势。最后,金雪军执行院长对沙龙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