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推动全国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对于处在转型升级十字路口的浙江省经济来说,尤为重要。
2016年5月12日,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浙江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浙江方向”座谈会。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商务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等专家学者就如何推动经济改革进行了各层面的探讨,分析浙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瓶颈。与会专家认为,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附加值低等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浙江未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会议中,原浙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郭占恒认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刻背景一方面是消费需求,也就是鼓励消费,营造高质量、高品位、高附加值、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低端供给的过剩问题,从供给侧方面来说,高质量、高端的、高价的供给太少,而低端供给又严重过剩,这是当前的一个现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让消费者能够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
郭占恒说,“现在工业化拉动已过,工业从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变成第三拉动力,工业投资已经连年下跌,而且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以后也不可能再恢复到工业再成为第一大工业。城市化进程已经放缓,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这些变化背后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增长动源和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我们的供给需要跟上”。
在满足高品质消费市场需求的同时,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也是最为关键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雪军教授认为,首先要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的举措,一定要明确金融的发展基点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以此为基础推动银行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新的金融形态;其次在这个过程里面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包括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加强产融联动,高层次资本市场分类怎么样逐步发展的问题。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沈晓栋处长认为,从企业生产劳动力来讲,企业要注重资源要素配置,通过政府的改革激发全要素生产,要把政府有限的资源和资本市场活起来。加强人力资本红利和制度红利,学习工匠精神。
与会人员共同期待构建供给侧经济发展的新生态,实现经济的智慧化、智慧的经济化,让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从经验主义走向现代经济发展的创新道路。
原文链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