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6号下午,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和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分院联合举办的第九十一期公共政策沙龙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邵科馆201会议室举行。此次沙龙主题为“深圳前海金融改革与浙江金融开放”。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宋敏教授,浙江省商务厅法规处处长陈志成,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浙江省分局国际收支处处长赵军,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钱水土教授,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鑫教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副院长马翔副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王义中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骆兴国,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等专家参加了本次沙龙。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行院长金雪军教授主持沙龙。
沙龙在深圳前海金融改革与浙江金融开放的背景框架下,结合浙江前期金融改革的实践,围绕下一步浙江金融开放的抓手是什么,金融开放应该怎么推进等问题展开讨论。宋敏教授结合深圳前海金融开放的经验,认为金融开放需要注重法律与制度建设、合理的监管、市场化导向的金融改革,并指出深圳前海金融开放的主要成就是金融产品的创新、机构准入的创新、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设以及科技金融。赵军处长认为浙江的金融开放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围绕着实体经济。马翔副院长指出金融开放必须搞清楚开放什么东西、以什么样的顺序和路径开放、以什么样的产业为依托等三个问题。张汉东院长认为跨境的金融支付、金融机构准入、个人境外投资等问题在金融开放的进程中尤为关键。陈志成处长指出当前浙江的金融开放工作主要是金融机构对外开放、金融机构合作、金融业务开放、科技金融等,推进浙江省金融开放必须重视探索运用4G/5G技术对企业分类管理、集成全国经验等问题。钱水土院长认为浙江推进金融开放工作应当关注产品和工具上的创新,这个更加具有操作性。武鑫副院长则指出目前我们对于金融开放可能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王义中教授认为金融开放涉及到政府的监管和市场的基础两个问题。
其他几位专家也从自身专业或工作实际的角度讨论了浙江金融开放的优势、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最后金雪军院长总结了沙龙,他认为下一个阶段经济的发展一个是创新型经济,一个是开放型经济。金融开放这个瓶颈不解决,就会限制浙江创新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