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3日上午,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和浙江日报联合举办的第九十二期公共政策沙龙在金溪山庄二楼三号会议室举行。此次沙龙主题为“新条件下实体经济的发展及对策”。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刘亭,浙江省省委政研室研究员于新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陈畴镛教授,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教授,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庆明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施放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陆根尧教授,阿里研究院专家粟日,浙江五芳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忠,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部副主任刘刚,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部主任助理陈文文等专家参加了本次沙龙。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主持沙龙。
沙龙围绕新条件下实体经济的发展及对策进行了讨论。刘亭副主任认为新条件下实体经济发展要关注三个化:信息化、生态绿色化和人文化。陈畴镛教授提出浙江要借助电子商务的优势发展实体经济。许庆明教授认为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是制约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提出浙江省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因地制宜。施放教授提出发展实体经济要协同国内和国外市场,要搭建网络平台和服务平台,要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打造龙头企业和发展小微企业。陈建军教授认为新条件下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要关注两个条件:信息技术和城市化。陆根尧教授则提出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是实体经济的两个翅膀,而飞起来的关键是强化创新。于新东研究员认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要营造一个氛围,降低制度性成本;要瞄准一个方向,发展人工智能。粟日提出目前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放缓、人口结构变化以及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环境。马建忠则认为传统企业在转型同时还要守住传统的匠心。
其他几位专家也分别从各自的研究与实践角度讨论了“新条件下实体经济的发展及对策”。最后金雪军院长对沙龙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要加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实体经济的融合,将产业资本、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