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地方政府到底缺钱吗?

    钱是什么?这个问题貌似很愚蠢

微信图片_20190512200610.png

    不过当你用钱的时候,没钱就会显得更愚蠢。

微信图片_20190512200611.png

    当然,缺钱的问题不只在于个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地方政府更迫切地需要通过投资来稳定增长。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多种手段取得融资,支持地方发展。

    从2017年各省公布的投资目标来看,全国累计投资额在45万亿元以上,其中基础建设仍然是投资的主要方向,整体规模在16万亿元左右,给地方政府资金配套带来不小压力。

    此前,地方融资的一大渠道是发行地方债。据新华社消息,2017年我国地方债发行4.36万亿元,比2016年减少1.69万亿元。

    但是,受制于单一融资渠道,并且,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使得地方政府的传统融资渠道全面受限,地方政府资金需求难以完全满足。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金赟认为:浙江省作为全国改革创新的先锋,应该积极探索产业投资基金的创新发展,提升地方融资能力,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起母基金,吸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实业资本参与,解决当前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应运而生。截至2016年底,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已设立901只,总目标规模23960.6亿元,平均单只基金规模达26.6亿元。

    但是,目前来看,部分地区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引入社会资本的能力未达预期效果,部分基金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并且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绩效考核意识还比较薄弱。

    金赟研究员建议:

1. 政府产业投资基金要着眼于参与国家重点领域项目,发挥引导作用,应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在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合理控制和引导基金的规模与投向,发挥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合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 政府产业投资基金要建立多层次管理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框架。一方面可以由相关部门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委托管理机构提出的方案进行审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常设机构负责基金运行中的决策、执行、风险控制等,监督基金运作情况。同时,还可以引入专业的投后管理系统,提高基金的运行效率;以及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绩效评估,加强绩效考核。

3. 政府产业投资基金要立足当地情况,注重政策目标与市场效益的双重结合。一方面,应明确政府参与和一般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区别,体现政府参与的政策目标和社会效应。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可以设立灵活的让利机制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发挥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