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舟山:海岛医疗服务联盟

    编者按:近年来,舟山市通过实施“数字卫生”工程,依托科技部科技惠民项目,运用互联网+医疗技术,努力突破城乡、区域、交通等限制,整合市、县、乡镇、社区(村)四级医疗资源,打造了线上线下协同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海岛医疗服务联盟通过网络医院平台,有效改变了传统的医疗卫生信息相互隔离,提升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双向流动,从而解决了海岛卫生资源配备不足、卫生服务可及性差等带来的实际问题。同时,借助网络医院服务模式,有效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给海岛群众带来更省钱、更方便、更优质的就医体验,继而提高了医疗协同服务能力,建立了不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和依赖关系。

微信图片_20190511175331.png

(图片来源:网络)

    舟山市地理环境特殊,全境由1390个大小岛屿组成,常年有人居住的岛屿100余个,其中万人以上岛屿11个,是全国最大的岛群。

    由于海岛居住点分散、岛际交通不便、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等因素制约,海岛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性差、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相对较弱,以及偏远海岛居民外出就医成本高等问题,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尤为突出。

    同时,基层医疗资源相对薄弱,优质卫生资源共享性差,导致医疗卫生服务效率较低,医疗应急服务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如何解决海岛群众看病难的“短板”,一直是各级政府致力于重点突破的重要民生难题。

    从2015年起,舟山群岛网络医院正式启动。通过网络医院运行一年半的实践,网络医疗应用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工作机制基本建立,远程医疗在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可及性、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显现,构建了海岛线上医疗服务联盟,夯实了“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已成为舟山市深化医改的新引擎,探索了一条切合舟山实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的新模式。

微信图片_20190511175333.png

(图片来源:网络)


高效化的运行保障机制

    从舟山的实际出发,成立了舟山群岛网络医院管委会及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协调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辅助诊断、远程教学等管理办法,制订开展服务的医疗机构资格审定程序,出台服务申请、受理调度、预约安排、结果反馈、事后评价等一系列远程医疗服务操作制度,建立远程医疗服务风险事前控制、事中界定和事后处理的办法;而建立项目资金筹集保障机制则借助国家科技部的科技惠民项目,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同时通过项目引领,得到企业研发投入,实现了不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的设想;舟山市政府将其列入重点为民实事项目,卫计、发改、财政、社保等多部门联合出台收费、报销、补助、绩效考核和分配等多项政策,建立多部门工作联动机制,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病人参与远程医疗服务。

全链式的线上医疗卫生体系

    全市网络医院已设立7个市级远程医疗服务中心,下联52个基层远程医疗服务站点,服务网络已覆盖所有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打造线上医疗服务中心平台;完善线上医疗服务功能包括设立内分泌科、心脑血管等10多个远程专科,提供点对点远程专家门诊、临床会诊、放射诊断、心电诊断、社区预约挂号和双向转诊等六大服务功能;现网络医院已有百名专家和千名责任医生在平台上注册服务,并在线下的实体医院注册备案和线上排班挂网,实行定期“网上坐诊”,方便群众就诊、咨询,实现整合线上优质医疗资源的目的。

微信图片_20190511175336.png

(图片来源:网络)

等质化的网络分级诊疗机制

    优化便捷网络诊疗流程的做法使患者可通过网络医疗平台,自主选择并预约7家远程医疗服务中心的专家,在基层卫生院就诊医生的初步检查基础上,共同听取预约专家诊疗意见,实现在“家门口”就诊看病;而实施同等医疗质量控制是为乡镇、社区和村卫生院配备“CR”“DR”和数字化心电图设备。

    当基层医生难以明确诊断时,可将放射影像和心电图资料发送至远程服务平台,由上级专家作出诊断。上级专家定期对基层的诊断资料进行同等质量控制,填补了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因缺乏专科医生造成的服务空白;再者明晰网络医疗服务同质同责是为了制定实施了网络诊疗同质同责制度,合理划分责任界限的服务流程、诊疗规范、使分级诊疗制度更加顺利得到实施。

微信图片_20190511175337.png

(图片来源:网络)


建立网络化的医疗资源下沉渠道

    舟山市引渠市外优质资源对口支援,建立省级专家网上咨询机制,打通省级医院资源下沉通道,通过网络对偏远海岛疑难杂症等问题及时解答、指导;提升基层医学教育服务的做法有建立运行市、县两级远程教育平台,由高年资医师定期为海岛县级医院提供网络医学教育,推动基层卫生机构逐步承担起城市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实现了医疗服务的“虚拟”下沉;推进县、乡、村网络双向转诊通道保障了基层卫生机构通过双向转诊和预约诊疗信息系统,合理地安排好社区群众看病就诊时间,准确区分疾病种类和诊疗科室,为基层病人提供比线下实体医院更“看得见、摸得着”的远程医疗服务共享。


优质化的资源聚集共享机制

    为推动医疗数据实时共享,舟山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两级卫生信息平台,以及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两大数据库,实现了实时互联网共享;推动诊疗服务统一预约是将目前市内二级以上公里医院全面接入统一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市级医院已开展分时段预约、自助服务、移动医疗和诊间结算等智能终端服务;开发“健康舟山”门户网站、掌上健康APP,开通了网络医院手机微信公众号,使远程医疗服务更加便捷,推动社区家庭健康普惠便民。2017年3月“健康舟山”公众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向居民提供预约诊疗、医学报告和健康档案查询、家庭医生签约申请、居家健康监测和健康教育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