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有效破解义乌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难题,义乌市围绕“有序开放、市场调节、依法监管、惠民惠利”的要求,结合义乌实际,在全国范围率先启动了出租车行业市场化改革,通过着力破解改革中的问题和矛盾,增强交通运输行业内生产发展活力,构建公平竞争、有序运营、服务优质、监督有力的出租车市场体系。
义乌是国际知名的商品城,常住和流动人口多达200多万人,而义乌市的出租汽车却一直维持在1300余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出租车市场混乱,黑车横行、打车耗时长,同时出租车司机需承担高额“份子钱”,每年需缴纳近10万元的费用。义乌市作为中小城市出租车行业改革的探路者,于2015年义出台了《义乌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出租汽车行业市场化改革,涉及出租车营运权使用费、出租车数量管控、车费定价等热点问题。但改革后出租汽车行业的不适应性问题逐步显现,包括行业管理依据缺乏、新旧业态利益冲突、传统出租汽车转型意识缺失等,面对种种改革困境,义乌市交通运输局采取了系统规划、多方协调的工作方式,并计划在2018年完成出租车改革后,全面放开出租车市场的准入、数量及价格管理。
(图片来源:网络)
科学推进改革工作
结合义乌实际,在2016年重点推进传统出租车汽车转型升级,促进传统出租车与互联网用车融合发展,逐步完善出租汽车行业监管机制与监管平台建设,加快行业协会建立,进一步推进落实改革整体方案。并建立多部门的联合监管机制,共同做好规范化发展网约车的工作。
打造出租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为解决出租汽车行业信息化程度低及司机服务水平监管难等问题,义乌市政府制定了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计划并完成一期工程的建设,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统筹发展巡游车和网约车,促进两种业态逐步融合发展,并借助信息平台数据的实时获取与反馈,实现出租汽车行业管理、运营与监管的高效性与精准性,从而降低政府对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难度与成本。
(图片来源:网络)
建立义乌市出租车行业协会
义乌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通过建立灵活有效的“议事–协商”工作机制与制度,让利益相关方参与到行业管理过程中,可有效解决政策推行后的“不合作”、“委托代理”及“可信承诺”等问题。
引进单班工作制运营理念
单班工作制是对运行机制的创新,通过延长车辆使用年限,来降低车辆经营成本,减轻驾驶员经营负担,提高驾驶员经营收入。同时,单班工作制有助于缓解企业用工难的局面;有助于减少出租汽车在道路上的无效运行,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有助于降低企业与驾驶员之间因承办问题引起的一些不稳定风险,同时也为政府推进下一步出租汽车改革提供运作空间,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完善行业经营退出机制
《义乌市出租汽车经营退出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义乌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为依据,建立“优胜劣汰”的行业发展机制,在“出租汽车承包经营者”“出租汽车驾驶人员”“出租汽车营运取得者”等群体中建立退出机制,通过规范出租汽车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有序的经营环境,提高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
调整出租汽车营运权招标评分项目及分值
印发的《义乌市客运出租汽车营运权招标评分细则》,本着“有序放开、市场调节、依法监管、惠民利民”的总体要求,实现向市场化改革过渡的目标,构建公平竞争、有序运营、服务优质、监管有力的出租汽车市场体系。
(图片来源:网络)
规范发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
基于交通运输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义乌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的精神,在原有基础上,按照“创新融合、市场导向、依法行政、惠民利民”的改革要求,适时推出义乌市规范发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实施方案,实现鼓励出租汽车服务创新,科学规范义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行为,保障运营安全,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满足群众出行的多方利益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
促成线下服务公司与网络打车平台的合作
义乌市交通运输局以座谈会的方式,通过合理的接洽与谋划,积极搭建线下服务公司与网络打车平台的融合通道,以完成双方在数据链、监管、运营模式上深度共享与融合为目标,优化网约车管理事务,以新旧业态融合方式化解利益纠葛。此外,给予网约车合法地位,明确网约车平台公司,应该要承担的责任,具备相关营运条件,遵守经营行业规范,支持网约车凭条公司创新规范发展。
完善驾驶员激励机制
按照每家公司车辆数1%的比例,择优选取优秀出租车驾驶员,被评为优秀出租车驾驶员可到公司申请优惠承包经营,每月仅向公司交纳300元管理费。鼓励公司以优秀驾驶员为核心组成公司的精品车队,以点带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