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自驾游2.0: 行走的随身旅馆

    根据中国房车露营联盟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欧洲房车保有量为700多万辆,露营地保有量超过2.6万个;美国房车保有量约200万辆,露营地保有量为1.9万个;日本房车保有量为9万辆之多,露营地保有量为3000个。

    相比之下,截至2016年,我国房车保有量仍不到5万辆,占比不到世界房车总量的0.2%;投入运营的露营地仅有300家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房车露营休闲产业,虽然市场规模较小且发展速度较低,但作为拥有着4亿中产消费的中国市场,房车露营休闲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微信图片_20190512164308.png

(图片来源:网络)

    有业内分析称,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10年之后将有1.5亿人口的常态露营人群。若按每人年均露营消费1000元测算,则会形成约1500亿元的产业,再加上带动上下游相关行业消费的乘数效应,中国房车露营休闲产业很可能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然而,我省在发展房车露营休闲产业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教授等对其进行了如下总结:

1.  市场影响力较弱。由于缺少有较高知名度的房车露营休闲服务品牌,不仅使广大消费者在选择房车旅游服务商的过程中充满困惑、缺乏安全感,而且影响了房车旅游市场的快速拓展,行业总体经营业绩不容乐观。

2.  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具备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露营地是房车旅游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当前,由于房车休闲露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露营地的功能还比较单一,还无法有效满足诸多个性化的休闲需求。

3.  露营地建设投入大、盈利难。由于我国房车保有量较少,造成露营地的使用率偏低。与露营地的用地及建设的高投入相比(一个露营地的建设一般需要0.6亿元—1亿元资金),无法盈利。

4.  房车露营旅游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作为大众旅游时代的新业态,房车露营服务链还存在驾车、营地游玩安全等潜在风险,现有保险服务同质化严重,迫切需要通过行业规范和保险创新来进行风险管理。

5.  房车准驾资格过高。国内自行式房车上牌依据汽车标准,6米以上房车只能上黄牌,且驾驶员必须持A1驾照才能驾驶。这一政策就将大批房车购买者拒之门外。

微信图片_20190512164319.png

(图片来源:网络)

    针对以上五个方面所带来的挑战,范柏乃教授等给出了5条促进我省在发展房车露营休闲产业中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在省政府层面成立由分管省领导牵头的课题组,对我省房车露营休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将该项目列入省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组织专家学者对房车露营休闲产业发展相关的房车经营、营地建设运营等配套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查找短板、解决问题,制订出台有针对性的我省房车露营休闲产业发展推进方案。

2.  实施房车露营旅游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牵引,需要培育有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鉴于我省房车露营服务企业有数量、缺品牌的实际情况,建议省政府研究实施浙江省房车露营旅游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培育若干有全国影响力的房车露营旅游服务企业。

3.  将房车旅游纳入政府采购项目,作为行政事业机构和国有企业工会疗养的推荐项目。作为一个旅游新业态,大量的社会公众对房车露营旅游知之甚少,房车露营消费群体还相当有限。建议省政府将房车露营旅游服务纳入我省政府采购范围,作为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工会疗养的推荐项目,像支持民族汽车工业一样支持房车露营旅游产业,通过合理的政府行为引领我省社会公众参与房车露营旅游。

4.  增加房车露营保险产品供给,着力为全国房车露营保险服务提供浙江方案。加强和改进风险管理是全国房车露营休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环节,根本出路要从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寻求突破。浙江宁波是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浙江有条件、有能力先行先试,研究开发适合房车及露营地产业链的专属保险产品和服务,着力为房车露营行业企业发展分散风险。

6.  积极与相关国家部委沟通对接,推动建设国家房车露营休闲旅游示范区。我省要围绕房车营地建设管理、龙头企业培育、房车露营风险管理等重要内容,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可推广复制的经验,与国家旅游局等国家部委沟通对接,推动建设国家房车露营休闲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