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特色小镇的杭州创造

    【编者按】小镇经济是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模式。美国格林尼治、法国普罗旺斯等成功实践昭示,随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时代的到来,小镇经济顺应当代人回归自然、逆城市化创新创业需求,大有可为。自2015年以来,杭州市政府打造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兼备的特色产业小镇,加快了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拉动了企业有效投资,推动了人才创业创新,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

    2018年6月,“2018特色小镇高峰论坛”在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大力发展特色小镇已成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杭州的特色小镇以追求产业有特色、文化有传承、生态有呵护的建设思路,打造了一大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服务型政府新平台。如今杭州已有西湖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富阳硅谷小镇等省级特色小镇9个,市级特色小镇32个,涉及信息经济、金融、时尚、历史等多个产业领域。

微信图片_20190511170541.png

(图片来源:网络)

抓统筹,建机制

    杭州市及所属区、县(市)均设立了高规格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协调小组。在出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创建导则后,按照“强特色、建精品、成经典”的要求,明确了全市力争3年内创建和培育省、市、区三级100个左右特色小镇目标。台扶持政策,杭州特色小镇优惠政策既保留了省期权式税收优惠政策,也有自身特色:更加注重创新创业,要求制造类研发类特色小镇必须要建众创空间和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并给予奖励补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可按工业用地出让最低限价标准的70%确定土地出让起价。同时制定了《杭州市特色小镇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特色小镇考核办法,建立了重大事项会商协调机制和统计监测制度,并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保障特色小镇的建设。

抓规划,谋特色

    积极对接国家、省、市战略统筹布局,梦想小镇等围绕国家双创战略,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新样板;跨贸小镇等围绕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围绕城西科创大走廊,新谋划布局了紫金众创小镇、云安小镇等一批科创小镇;围绕钱塘江金融港湾,谋划了山南基金小镇、湘湖金融小镇、黄公望金融小镇等。注重差异化发展,在特色小镇创建方案评审中,注重特色小镇的差异化定位,对同一产业要求细分领域、差异定位、错位发展。提升谋划水准,指导各地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小镇产业和空间规划,力求在产业重构、功能植入、空间重塑、环境修复、文化再生、特色彰显等方面做实、做深、做细规划。2017年,杭州市入选省级示范特色小镇有上城玉皇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和余杭梦想小镇,2018年杭州再添2个省级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队伍将会越来越大。

微信图片_20190511170543.png

(图片来源:网络)


抓招商,聚要素

    通过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打造,集聚和融合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等高端要素。瞄准龙头企业和行业小巨人,各地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配置的创建方式,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如云栖小镇依托阿里巴巴、富士康两大巨头规划建设,余杭新能源汽车小镇引进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政府瞄准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梦想小镇引进百余个创业项目、创业人才6400余名。云制造小镇云集了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物联网研究所、省机电设计研究院计算机与制造业信息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瞄准金融资本。积极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PPP等路径,加强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合作,拓展融资渠道。山南基金小镇已成为金融资本集聚高地,余杭艺尚小镇、富阳富春药谷小镇分别探索PPP模式建设文化艺术中心、药谷客厅项目。同时,瞄准重量级大赛论坛。继2015年成功举办云栖大会、全球对冲基金西湖峰会、“发现双创之星.走进浙江”等大会(活动)后,又有一批重量级论坛(会议),如中国服装论坛•杭州峰会、世界设计大会等落户小镇。

抓配套,强服务

    以小镇客厅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主完善产业服务配套,以WIFI全覆盖和线上智慧社区云平台为主完善信息化服务配套,以新辟公交线路为主完善交通设施配套,以五水共治、环境立面整治为主完善景观配套,同时一批高品质的医院学校和商务商贸等也正在兴建之中。将政府职能改革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紧密结合,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推广和应用权力清单制度等改革成果,在小镇先行先试“五证合一”等改革措施。同时,通过优化为企服务,明确把更多审批事项转化为服务事项,为小镇建设开辟“快车道”,建立健全“店小二”式服务体系。并积极争取资金配套,主动对接国家发改委,争取中央专项建设基金用于小镇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