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及浙江应对建议

继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后,美方又扬言启动对剩余325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的相关程序。面对贸易磋商过程中美方立场的反复,5月15日,《新闻联播》播报了一则“中国经济的底气从何而来”的央视快评,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回应。

微信图片_20190523142530.png

“中国经济的底气”既来自于“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世界第一大市场的广阔空间和巨大的人口人才红利、不可阻挡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制度”,也源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乱云”,不仅需要国家的“从容”,更要地方政府在波云诡谲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充分把握形势,做好充分应对。


而其中,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的浙江,“开放型经济强省”的建设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需要浙江充分调动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势必会对浙江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新一轮的展开,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已经成为摆在浙江面前的紧迫课题。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金雪军教授等指出,贸易摩擦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口号下的具体行动,其实质是将国内问题国际化,以国际视角解决国内问题,用全球化的思维反全球化。此外,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反对和退出TPP、降低公司所得税率等,未来贸易摩擦将可能是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主要市场主体之间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摩擦。这无疑会增加贸易摩擦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贸易摩擦的控制难度,加深解决贸易摩擦的复杂程度。


针对愈发严峻的贸易形势,金雪军教授等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贸易摩擦的主要特征:

一是贸易摩擦将可能明面化、长期化。特朗普为了契合选民利益需求,让选民直观感受到“美国优先”,贸易摩擦将更加明面化。同时考虑到连任的可能,这意味着其贸易保护政策的延续和贸易摩擦的长期化。

二是贸易摩擦将聚焦高科技产业。从此次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就可初见端倪,未来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将会更聚焦于科技领域核心技术、话语权和产业标准等的竞争。

三是中美经济博弈将会以贸易、货币、资源和资本等多种摩擦形式展开。其中贸易摩擦是前哨站、货币摩擦是阵地战、资源摩擦是要塞战、资本摩擦则是补给战。这将是一场多层次、多领域和全方位的经济博弈。

微信图片_20190523144213.png

图片来源:牛弹琴(bullpiano)

对于浙江省而言,中美贸易摩擦给我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第一,此次贸易摩擦不仅包括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还将 “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械”列为要征收关税的行业,将对浙江本土产品的出口,特别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造成很大的负面冲击。第二,美国是浙江第四大投资来源地,随着特朗普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逐步施行,将对吸引外资造成困难。第三,海外投资并购是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浙江企业获取先进技术、海外资源、市场渠道的重要手段。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将直接限制浙江企业的对美并购行为,不利于浙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影响浙江开放型经济强省建设。


基于以上分析,金雪军教授等提出了以下几点应对建议:

1.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一是鼓励和支持浙江相关行业协会成立熟悉国际商法程序和规则的律师团队,以司法诉讼形式处理有关贸易争端。二是支持企业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申请,在WTO框架内通过贸易救济规则解决贸易争端。三是在浙江范围内和立法权限内,探索制定更完备、更适应国际竞争的法律法规,保障浙江企业面临贸易争端时有法可依,并可考虑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开放前沿平台上先试先行。

2.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新趋势相关的课题研究

一是研究发布《世界贸易形势发展报告》。重新评估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局势的新发展、新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的新策略。二是加强对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重点贸易国家经贸政策趋势的研究。三是加强对重要贸易国家的商法制度研究。目前我们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将要重点对接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法制度理解和研究很不到位。有必要未雨绸缪,开展针对重点贸易和投资国家的商法制度的系统性研究。

3.综合权衡、重点突出的评估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需要从企业、产业、行业、地区等多个角度综合评估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还要考虑其带来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从而分类、分程度、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关注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这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尽量减少贸易摩擦对这些项目带来的影响。

4.加快提升浙江经济开放水平

一是转变经济开放的思路。科学主动的推动经济开放,有效把控开放的力度、领域和行业等。二是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高层次开放平台先试先行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探索构建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国家的人民币支付结算朋友圈,提升支付结算的便利和安全。三是继续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撬动浙江营商环境深度优化,以优质、高校的营商环境服务本土企业的发展,加强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

5.加快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紧抓“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机遇,完善浙江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的布局,以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研究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以具体、系统的措施组织浙江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对接,鼓励更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走向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减少由于与美国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


责任编辑:陈思瑾 江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