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魂:鱼鳞图册等历史文献视野下古城古村的 保护与开发 ——以金华地区为中心

摘要:古村落是人类聚集、生产、生活和繁衍的最初形式,是地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最生动的体现。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的工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工作部署,出台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全面推进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率先启动全省范围内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行动,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省内共有401处古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然而,古村落保护开发过程中,“千村一面”格局悄然形成,“腾笼换鸟”、开店招商、挂红灯笼等现象在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屡见不鲜。如何留住“乡魂”,避免同质化复制,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凸显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成为现今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课题遵循“基础研究→现状调研→问题挖掘→对策建议→总结推广”的研究思路,在充分研读鱼鳞图册、方志、家谱、契约文书等历史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浙江省金华市为典型代表,汤溪、兰溪两地为重点研究对象,先后走访兰溪古城、游埠古镇,寺平、中戴、长乐、诸葛八卦四村,综合运用田野考查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等方法,实地考察当地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情况,总结出以下三个问题:①单一品种的流水线设计呈现雷同;②浅层次的文化开发致使缺乏内涵;③商业化的过度介入导致格局冲突。

为探究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本课题组面向当地村民、游客发放问卷共计768份(回收752份,有效问卷750份),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分析,结合访谈,归纳出三点原因:①套用模式,创新性开发意识差;②参与度低,专业性力量介入少;③获利为主,商品化开发层次低。

为此,本课题组提出如下对策:①研究历史文献,深度挖掘古村落文化;②激活文献价值,提供古城复建的蓝本;③开发文化产品,拓展文化的传播渠道;④打造学习平台,促使文化体验多元化。

作品的推广意义为:①实证历史文献的动态价值:解读鱼鳞图册、家谱、契约文书、方志等古代文献,还原当地古迹的具体位置、面积大小、业主名称、世系沿革,为古村落开发提供文化支撑;②联动原住民与古村落的血脉认同:增强原住民对古村落的认同感,对古村落文化的获得感与自豪感;③探究古村落开发的全新路径:突破商业开发为主,经济利益优先的发展现状,打破同质化,立足当地文化,开发特色旅游专线,开创“千村千面”的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开发;鱼鳞图册

(一)问题提出:如何破解“千村一面”的古村落建设困境

1.1古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

古城、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鲜活载体,也是人们寄托乡愁的重要精神家园。古城古村保护与开发工作事关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征藏工程,鼓励乡村史志修编。”因此,合理保护、开发古村落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

浙江省高度重视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全面推进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率先启动全省范围内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行动。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优秀乡土建筑和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努力实现人文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其中,以诸葛八卦村、寺平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古村落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保护与开发道路,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1.2建设困境:缺失文化之魂的千村一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正逐渐成为全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的部分。再加上古村落保护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国各地重新掀起了古城、古村落保护与复建的热潮。这一举措在延续城市历史脉络的同时,还能带动旅游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仅仅修建起“单一品种流水线设计”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缺乏实质的文化内涵。纵观全国古城古村保护与开发现状,在投资繁荣的背后,存在着同质化竞争、文化挖掘深度不够等问题,逐渐形成了“千村一面”的发展困境。部分地区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大肆开发利用传统古村落资源,实则破坏了文化传统的质感和历史记忆的内涵,这样的“保护和开发”方式,使古村落保护走上歧途。为破解缺失文化灵魂“千村一面”的建设困境,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古城、古村的保护与开发做出了重点部署,要求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1.3历史文献:千村一面困境的破解密码

历史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已逝时代的文化化石和时代印记,最真切地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每一个古城、古镇和古村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而历史文献忠实地记载了它们。倘若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开展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还原每个古村落真实的历史形态,必将破解当前古村落建设中的“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建设困境,创造各具特色、差异化推进的旅游发展新方式。

金华市是国家125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民间文化遗存极为丰厚,尤以鱼鳞图册、契约文书、家谱等存量甚巨。其中,鱼鳞图册(又名“鱼鳞册”“鱼鳞图”等)作为古代地籍管理和征收赋税的依据,详细登记了每户业主的土地类型、面积、等级、四至、坐落等信息,代表了中国古代地籍管理的最高水平,是明清以来最重要的档案之一。婺州(今金华市)是鱼鳞图册的首创地之一,至今保存了明清至民国时期巨量的鱼鳞图册,特别是汤溪与兰溪两地,存量就多达千册以上。此外,金华地区家谱亦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仅兰溪一地就达千种以上。我们可以依托这些丰富的历史文献,全面推进鱼鳞图册等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将历史文献承载的文化内涵延伸到现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中,从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古村落文化。


1.4问题聚焦和研究意义

基于以上条件,本课题组提出了在鱼鳞图册等历史文献视野下进行古城古村的保护与开发的建议,并展开调研行动,紧紧围绕文化这一古村落的灵魂所在,将鱼鳞图册等历史文献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新时代古城古村建设的经济意义相融合,真正做到了习总书记所倡导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而“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为古城古村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旅游业提供理论依据。历史文献见证了当地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是旅游文化开发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资源。研究历史文献,有助于了解当地的经济、和民情,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发展社会经济。以鱼鳞图册等历史文献为蓝本进行古城古村保护和开发,使每一个古建筑的复原都经得起历史的考证、使每一处古迹都成为一座微型历史博物馆。对于促进传统古韵文化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大有裨益。此既是推动浙江省旅游发展的一大动力,也是提高浙江文化知名度的内在要求。

第二,为深度挖掘历史文献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提供模式参考。历史文献是人民在社会活动中留下的原始历史记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只有为社会所用时,其潜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挖掘。深入研究鱼鳞图册等历史文献,并以此为依据深度开发古城古村文化,可以还原它们真正的历史,打造既具文化内涵,又富有经济价值的古村落,从而避免“千村一面”的同质化困境。

第三,为古城古村保护开发与历史文献融合提供崭新思路。随着史学研究视角的下移,民间文化不仅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且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献作为乡土社会的第一手资料,极具史料价值。在鱼鳞图册等历史文献视野下展开古城古村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填补了当今研究的诸多空白,创造性地将鱼鳞图册等历史文献与古城古村保护开发连接起来,提出了古村落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具有开拓性价值。

 

(二)研究思路:基于鱼鳞图册、家谱、方志等文献的多方位探究

2.1研究思路:基础研究→现状调研→问题挖掘→对策建议→总结推广

①基础研究:对全国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政策、背景进行研究,分析取得的成果,总结存在的问题。研读汤溪、兰溪两地历史文献,如鱼鳞图册、方志、家谱、碑刻、契约文书等,探讨古村落保护的新思路。

②现状调研:本课题组选取浙江金华地区一城、两镇、五村为样本,通过田野考察、问卷调查、人物访谈等方式,针对古城、古镇、古村的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向村民、游客、政府人员等群体展开实地调研,整理资料,统计数据。

③问题挖掘:在深入分析调研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挖掘形成该现状的深层原因,从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维度分析影响因素,对症下药,找出针对性解决路径。

④对策建议:基于田野考察、文献整合、多学科交叉等方法,针对汤溪、兰溪两地古村落进行问题分析与路径探索,以文化带动旅游开发,以底蕴促进经济发展。

⑤总结推广: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的基础上提出模式创新,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发挥文化对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提出可推广至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古城、古镇、古村保护与开发的新模式。

1.png


2.2研究方法:95公里,80万字史料,20万个数据,750份问卷

2.2.1文献研读,田野考察,融知行为一体

在田野考察前期,本课题组广泛搜集有关金华的历史文献,包括《兰溪县志》、《汤溪县志》、《兰溪鱼鳞图册》、《汤溪鱼鳞图册》、《重修金华丛书》等史料,在课题组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这些文献展开系统的研读。由此对调研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习俗等方面有了一个总体的理解。

2016年到2018年6月,本课题组成员采取田野考察法,先后走访汤溪、兰溪两地,步行95公里,考察范围包括兰溪古城、汤溪镇、游埠古镇、寺平古村、中戴村、堰头村、长乐村、诸葛八卦村,形成“古城——古镇——古村”三位一体的格局,实地考察当地古城、古镇、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在田野考察的过程中,本课题组充分利用文献记载,规划出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考察路线。在考察兰溪古城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根据古代兰溪鱼鳞图册与兰溪县志中关于古建筑的记载,沿着“黄龙洞-东岳庙-越郡公所-云山小学(古学宫)-县衙-延安路小学(古兰溪城隍庙)-官塘-药王庙-南门-古城墙-金钟岭-桃花坞”路线进行考察,重走清代兰溪鱼鳞图册编造的路线(图2、图3),古今对照,不但对兰溪古城遗存的整体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而且为进一步研究如何保护与开发兰溪古城奠定基础。在考察长乐村的过程中,本课题组首先找到鱼鳞图册记载的水阁塘,据清光绪《兰溪县志》载:“宋绍兴中县尉蒋弥远卜居于此,亘塘筑堤,中建阁焉。”地名便源于此。水阁塘今已成为莲塘,荷花摇曳,但是最初的功用并未大变,只是亩数有所减少。在诸葛八卦村,课题组成员陆续走访丞相祠堂、大径堂、大公堂、天一堂、钟池等标志性建筑物,并且对照鱼鳞图册找寻北漏塘、西坞塘、新塘、老鼠山、文昌阁等古土名的现存地。将鱼鳞图册与现实比照,百年历史仿佛仍在其中光华流转。

微信图片_20190523095506.png

2.2.2问卷调查,人物访谈,析数据录心声

本课题组结合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的古村落保护开发现状,设计编写调研问卷。问卷发放地点覆盖金华市汤溪、兰溪两地,游埠古镇、寺平村、中戴村、堰头村、长乐村、诸葛八卦村,共发放问卷768份,实际回收问卷752份,有效问卷750份,有效率为97.65%。为进一步探究原因,本课题组对汤溪城隍庙管理员、汤溪镇新宅村村书记、汤溪寺平家谱主要编修者、汤溪镇堰头村村主任、兰溪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游埠镇商会会长、长乐村当地村民、诸葛八卦村导游、游客等人进行访谈,多角度挖掘影响古村落现状的原因。

微信图片_20190523095713.png

2.2.3整理史料,建数据库,依据还原村貌

本课题组对兰溪古城、游埠镇、寺平庄、高隆庄(即诸葛村)、长乐庄鱼鳞图册进行初步整理,所得数据共计20万余条。为进一步分析鱼鳞图册所载内容,本课题组建立鱼鳞图册数据库,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直观精确得知晚清汤溪、兰溪两地田土、山林、河流情况,进而可拼合鱼鳞总图,定位遗存或消失的古代建筑、街巷、码头,复原古村落全貌。此外,本课题组整理民国《汤溪县志》二十卷,释读、录入、校对文献,并对其进行断句,录入总字数计达30余万字,为古村落保护开发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2.3研究样本:一座古城,两所古镇,五处古村

本课题组以浙江省金华市为研究中心,以汤溪、兰溪两地为重点研究对象。样本分析如下:

2.3.1村落众多,建筑精美,各具特色

金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经济繁荣,素有“江南邹鲁”、“文物之邦”美称。浙江省共计401处古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金华市共有53处,汤溪、兰溪两地占11处,尤以汤溪镇寺平村、兰溪古城、诸葛村为代表。寺平村始建于明代初期,距今已有700年历史,目前院落、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徽派建筑风格的古屋遍布全村,门面上的砖雕融合苏州砖雕和徽州砖雕的精华,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砖雕艺术,门楼、门楣、窗框、屋脊、照壁、八字墙刻有飞禽走兽、花草虫鱼、戏剧人物等图案,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兰溪市诸葛八卦村村中建筑按照“八卦图”布局,结构清晰,村内宗祠规模宏大,各家各户面面相依,背背相靠,其内大公堂、钟池、天一堂等建筑传承着“大经以来有二表,三代而下仅一人”的高风亮节。兰溪古城区内东岳庙、云山书院、越郡公所、稠州会馆、城隍庙、古城墙、药王庙、金钟岭、官塘等都已纳入“兰溪市文物保护名单”。

微信图片_20190523100143.png

2.3.2文献浩繁,史料翔实,暗藏潜力

汤溪、兰溪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源。以鱼鳞图册为例,兰溪县鱼鳞图册实物多达746册(完整为820册),约10万页;汤溪县鱼鳞图册416册,约7万余页。两县鱼鳞图册总计1162册,堪称中国现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地籍档案。家谱存量亦甚巨,如《双湖裘氏宗谱》《瀫西长乐金氏宗谱》《南阳叶氏宗谱》《全城章氏宗谱》《兰源溪东戴氏宗谱》等等。两地的方志,如明代至民国编纂的《汤溪县志》《兰溪县志》。此外,还遗存有大量明清契约文书。本课题组对上述历史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不仅能使文献与遗存互证,复原古城区,还可对接历史与现实,还原诉讼、船运等场景,展现真实的历史面貌与历史人物,挖掘民间信仰、家谱家风等深层的文化内涵,从而打破古城古村保护开发流于噱头,牵强附会的现状。

微信图片_20190523100233.png

(三)总结问题:基于金华古城、古镇、古村的多维度考察

3.1单一品种的流水线设计呈现雷同

古城镇、古村的保护与开发缺乏自身特色的文化元素,设计雷同,失去原真是当今古村落建设的一大弊病,“千村一面”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导致了古城镇、古村落同质化竞争的尴尬局面。此现象在陕西、山西等地区尤甚,这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历史真实性。本课题组所考察的金华地区古城镇、古村落中,也普遍存在保护与开发流于形式,甚至人为破坏,不注重地方特色与精神内涵挖掘的问题。

3.1.1景区建筑仿制

金华地区的古建筑属于徽派建筑的范畴。调研发现,古村落的新建筑基本上模仿古徽派建筑建造,例如诸葛八卦村和寺平村内供游客休息的凉亭;有些景区甚至不惜拆毁原建筑,仿造新“古城”,如义乌市上溪镇的桃花坞多处拆迁重建,使景点更符合游客拍照游玩的需求。然而新建或重建的仿制建筑只模仿了徽派建筑最直观的外形,如马头墙等,而忽视了最关键的用料、做旧工艺、精细部件等,致使古村落的新建筑不仅与原有建筑格格不入,而且趋向同质化、单调化。

更重要的是,金华地区的古民居实际上与徽派建筑存在差异。整体而言,金华古建筑为“五花马头墙”、大院落,而徽派建筑是“屏风墙”、小天井;就单体建筑而言,二者规模、型制不一,室内外装饰不同,徽派建筑也没有“大敞口厅”的做法。具体如寺平村的砖雕,它于装饰部位、具体用量、整体风格上都表现出与徽派砖雕不同的特色。然而负责新建、重建的单位盲目模仿徽派建筑,此做法本身便存在问题,这也导致金华古村落的独特性被严重损害。

3.1.2展厅设置雷同

除此之外,古村落文化呈现方式的单一性,严重阻碍了古村落完成传播文化的核心任务。

呈现物件的相似、重复。每个古村落的文化展厅都会展出传统的农耕工具、生活用品等,如兰溪诸葛村专门设置了一个乡土文化展览馆用于展览上述器物,各个古村落的乡土文化展览大同小异,无法体现古村落特色,不足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呈现方式的类似、单一。如诸葛八卦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旅游业,各项发展已颇为完备,但调研中发现,景区内仍只有景点介绍牌、图片画像和实物陈列以供游客了解诸葛八卦村的历史与文化。再如兰溪市游埠镇的重点景区郎静山纪念馆,也仅采用“景点介绍牌+图片”的方式来展现郎静山先生的生平事迹、摄影作品及个人成就。总而概之,课题组走访的多个古城古镇古村均仅采用文字、图片、实物这三种呈现方式,给予游客的文化体验从视觉出发而非视听说触的四重感官享受,这种文化呈现方式以平面、静态为主,不免乏味单调,无法使游客产生代入感。

微信图片_20190523100537.png

3.2浅层次的文化开发致使缺乏内涵

金华地区的许多古城、古镇和古村没有认清自身的地域文化优势,忽视地方特色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地位,甚至伪造文化以迎合大众的通俗化、娱乐化趣味。

3.2.1忽视地域文化,意识淡薄

兰溪市长乐村作为中国第一批以村落为单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它的建筑、文献资料、民俗等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部分遗存没有得到妥善保管和合理利用。当地的旅游开发者缺乏专业知识积累,对古村文化的挖掘重视度不高,加之没有专家团队对其进行有效指导,致使文化开发不充分。例如:长乐村一大姓氏叶氏,其家族存有《叶氏家谱》,该套宗谱外形破旧、残缺不全,仅一人保管且无人修撰,这恰恰反映出长乐村人不仅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意识,而且不了解家谱修复及编撰的相关知识,更没有专家对其进行专业指导,致使宗谱开发处于迷茫状态。

微信图片_20190523101102.png

3.2.2浅挖地域文化,流于形式

汤溪镇的寺平古村是金华市保护与开发最为完善的古村落之一,然而这样的历史文化名村,其旅游开发也存在地域文化挖掘不深的问题。寺平村原有24座厅堂,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有8座,建筑整体宏大华丽,内部砖雕艺术之精美令人叹服,可知当年该村经济之繁盛。但经查阅家谱,除虚构出的银娘选为妃外,竟无一人获取功名。问及该村古代致富的原因,当地村民及文化工作者则语焉不详。通过课题组实地的考察发现,明代曾有一条官道贯穿村中央,而官道两旁商铺林立,至今仍有遗迹存留,寺平村正是利用这条官道,经营各种生意,发财致富。这样深入的历史文化挖掘,目前寺平古村做得还远远不够。

宗祠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象征,还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重要精神遗产和凝聚古村落的精神基础。而如今的宗祠大多只体现“家族象征”这一功能,对精神层面的挖掘仍不够深入。例如:寺平古村的戴氏宗祠和长乐村的金大宗祠,它们的发掘形式概括来说就是名人及成就的介绍,而人物的精神思想,譬如金履祥的家庭教育以及理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就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状态,而这恰恰就是古村文化之根,也是旅游开发的魅力所在。据课题组调查,有41.28%的人对金华市古村落宗祠的保护与开发表示不满,认为其文化发掘太浅。

微信图片_20190523101734.png

不仅如此,金华市部分古城古镇的文化开发也存在挖掘不深的问题。兰溪游埠镇作为浙中四大千年古镇之一,其文化开发主要着眼于贯休和尚和摄影家郎静山这两位名人。此外,经过历史考验保留至今的早茶文化也是游埠镇的一大特色。调研发现,在游埠镇内有一条与早茶文化相关的早茶街,却是众多游埠人和游客的娱乐之所,还有售卖雷同商品的民俗文化园的泛滥之处。这条早茶街的早茶文化同样未被合理保护,早茶背后的游埠人的生活态度和游埠的历史风俗同样未被深入挖掘。

3.2.3伪造地域文化,生搬硬套

未详实考证,歪曲历史真相,这种现象在汤溪寺平村中多次出现。例如:导游讲解词中“寺平村因银娘入宫而免税”一事颇具传奇色彩,然而这在《汤溪县志》中并无记载,因此有将野史与正史混淆之嫌疑。此外,据戴贤生老先生(《溪东戴氏宗谱》主要编撰者)介绍,“七星伴月”传说为天上北斗落人间,化作村外七座山,分别为对山等七墩,七墩相扣,外沿呈月状,故曰“七星伴月”,而这在旅游开发中被改为“七厅一湖”,无据可考。戴老先生认为此举本质是为旅游业服务,将不利于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事实上,现如今,真正了解七星墩的村民已寥寥无几。课题组针对金华市古村落导游讲解词的准确性进行调查,发现有26.73%的人表示导游讲解词存在不恰当之处。

微信图片_20190523101824.png

伪造地域文化是一种对历史真相不负责任的行为,这应当成为金华市、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古城、古镇、古村保护与开发中值得警惕的问题。

3.3商业化的过度介入导致格局冲突

随着金华市部分古城、古镇、古村的旅游价值被深入挖掘,人流量的增多,旅游业的推进,开发商为满足游客物质与心理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传统建筑周边设立停车场、商店、旅馆等现代化建筑,甚至不惜在古建筑内部强行融入商业元素。不仅破坏原有民居格局,而且影响了整个古村风貌。

建筑布局格格不入。寺平古村的立本堂,其内部构造带有商业化过度介入的特征:第一,入堂的圆拱形门用鲜艳的红丝带装点,意在营造古色古香的意境,满足游客审美需求,却破坏了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堂前地面放入书籍,用玻璃覆盖,让游客在上面踩踏,原为营造“徜徉书海”的氛围,实则表现出对知识的不尊重。为迎合辅导班办学,书柜、书桌、椅子的陈列也打破了传统古建筑内部的格局。

微信图片_20190523103318.png

商业化氛围浓郁。兰溪诸葛八卦村村内有一条较长的商业街,售卖孔明锁、孔明扇、兰溪萝卜干、莲蓬等商品,游客经过,吆喝声便此起彼伏。这些商品在当地每家商店都能看到,数量多但文化内涵不高,文化产品创新性不足。多数开发者仅仅是想借助古村落旅游开发这一平台,推销出售自己的商品,营利性目的大于文化宣传的目的。

微信图片_20190523103359.png

微信图片_20190523103422.png

据课题组调查,59%的人认为金华市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问题很大,急需改进。其中有94.38%的人认为存在特色文化元素缺失的现象,92.17%的人认为商业化氛围浓郁在保护与开发中是个比较大的问题,此外文化雷同、保护开发流于形式、伪文化盛行等也普遍影响了游览体验。

微信图片_20190523103455.png

图13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以历史文献为基础是造成金华市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不当的主要原因,缺乏保护与开发教育、盈利性心理过重都是致使村落开发不合理的重要因素。可见,历史文献的研读至关重要,开发主体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四)深入分析:基于社会、经济等角度的多层次挖掘

4.1着眼方法:套用模式,创新性开发意识差

套用景区普遍的盈利和宣传方式,缺乏创新驱动力是金华市古城古镇古村保护开发呈现出单一品种的流水线雷同设计的主要原因。

所谓景区模式的特点,主要是体现在它近乎雷同和单一的流水线设计。在宣传模式中通常“以不变应万变”,大有“一条宣传语走天下”的气势,例如“美丽xx”、“xx风情”等。在盈利模式中以沿街摊贩形式为常见手段,无需大成本、大制作,就可以四处叫卖商品,甚至将普通商品涨价数倍卖出。在古城古村设计模式上,凉亭、水井等建筑貌似成了所有景点都有的传统建筑。这些宣传手法和盈利手法毫无创新之处却因操作方便而处处存在。

但在我们调研的多处地点中,不少村落走出了自己独有的道路,游埠镇有着自己独特的早茶文化,寺平村能结合书法辅导班的开放双向宣传。但同时在我们走访的诸葛八卦村中也有缺乏创新行为,村落中随处可见叫卖题字扇子的商贩,只要20元钱就可以让所谓的书法家在自己扇面上现场题字。商贩借题字之举来售卖自家的扇子本身并无不妥,但是这样的盈利模式在寺平古村等景点也遍地都是。这正是古城古村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缺乏创新驱动力的重要体现。

反观国内一些值得借鉴的案例,例如故宫景区,利用文物收藏的特点,结合新媒体技术,开发电视综艺节目《国宝档案》、《故宫上新了》,形成自己独特的营销方式,吸睛不少。可见古城古村的保护与开发也应以当地特色文化为基础,以增强创新性为核心,例如将诸葛八卦村的“题字卖扇”改为“八卦推演扇”,在扇面上推演八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之处,既能够展现特色,又能够吸引客源,才能真正发挥创新驱动力,营造属于自己的“景区模式”。


4.2聚焦主体:参与度低,专业性力量介入少

村民与专家学者的参与度低,开发主体单一是古村落缺乏特色的重要原因。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兰溪、汤溪两地的古村落旅游业基本采用“文保所+旅游公司+村委会”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推测,主导者缺乏专家学者的专业性知识和古村落村民的亲历情感经验,因此很难基于古村落本身特色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开发和统筹全村的监督管理。

参与度低导致村民难以自觉自主地参与古村落的开发工作,也难以用亲历经验协助文化的保护与解读。本调研组在古村落外围发现部分中西风格杂糅的不伦不类的建筑,在对26位屋主进行采访后,发现其中23位屋主并未考虑过建筑风格对古村落整体景观的影响,也未被监管人员要求大幅度整改,3位屋主考虑过对古村落格局的影响,但认为无伤大雅,且西方风格的小洋楼更为气派漂亮。基于此,本课题组推断村民在享受古村落旅游开发带来福利的同时,参与感并不高。一方面是因为村民仅参与了旅游开发中的经济效益开发,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村民的文化记忆大量丢失,缺乏对本村落文化的归属感,如寺平村仅有少数老者了解本村七星墩、金泉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这类以语言作为唯一载体的口述历史必须尽快得到记录、保护和利用。

与专家学者的对接艰难也是开发同质化的重要原因。在对汤溪堰头村村主任吴志良的采访中,本调研组得知,堰头村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村落历史长达一千一百多年。受寺平村影响,堰头村开发旅游业的意愿极为强烈,资金也已到位,但却苦于没有专业指导进行修复和开发,因此开发进度缓慢甚至几度停滞。我们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堰头村的居委会建筑仿古痕迹明显,与整体景观格格不入。相似的问题在寺平、长乐等古村落也同样存在。专业领域知识的匮乏导致家谱、航拍图、村中墓碑等重要资源仅能展览而无法延展深入,这些资源需要人类学、历史学、文字学等诸多学科的介入,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并在古村落保护开发与学者研究间形成良性循环。清华大学建筑系陈志华教授发掘兰溪诸葛村的价值,推动它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每年带领学生前往诸葛村进行学术考察,这种对接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但仅靠个人、单个学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4.3剖析策略:获利为主,商品化开发层次低

对商品化的肤浅理解和低级运用是古村落局限于浅层次文化开发的原因之一。

随着消费主义成为主流以及相对应的物化价值体系生成,文化商品化已成为不可逆也不可阻挡的趋势。伍林格德认为,文化商品化必然导致文化内涵的丧失,其实不然。成功的开发,是将专业性强、趣味性弱、对受众知识水平要求高的原生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并通过“舞台真实”的转换,为游客提供兼顾反思性、崇高感和通俗化、体验性的文化商品和审美体验。这样非但没有丧失文化内涵,反而借助雅俗并存的文化商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永久的保存。

而失败的文化商品开发,如浅挖掘、不挖掘、乱挖掘,对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而言则是致命的缺陷,它造成了古村落文化开发中的三种乱象:第一,文化解读以传说和噱头为主,流于庸俗化而非通俗化;第二,古村落的文化核心竞争力,如长乐村先祖金履祥(北山四先生之一)等,被泛泛涉及或避而不谈,并被乡土文化展览所削弱,乃至掩盖;第三,用孤立的“传统文化”符号代替能整体地表达历史本相的古村落“故事”,如“寺平村厅堂”,“厅堂”间实则蕴含着的宗族联系、人伦思想,它们会反过来作用于厅堂的样式和“差序格局”,形成具有仪式感的宗族文化。每个厅堂独有的故事,如寡妇守节、争水源、银娘进宫,都产生于寺平村所构成的宗族社会里,它们并非孤立,而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浅层次文化开发或许与古村落的开发方式有关。在实地调研中,本课题组得知,兰溪的多个古村落开发设计均由建筑公司承包完成。这种完全外包的开发方式市场导向性强,容易出现商品同质、浮于表面的现象,这是对古村落文化生命力的损害。


(五)对策建议:文化为魂,开创“千村千面”古村落发展新格局

5.1研究历史文献,深度挖掘古村落文化

利用鱼鳞图册、家谱、碑刻、契约文书等文献史料,辅以田野考察,尽可能还原古村落真实的历史,如复原古建筑,构建古村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始面貌,将古村落的每一处都打造成一座微型历史博物馆。

基于方志,展现古村落真实的逸闻趣事。在寺平古村时,导游讲解词以及景点介绍中的银娘入宫免税一事颇具传奇色彩,而这在《汤溪县志》中难以考证,有将野史与正史混淆之嫌疑。不靠谱的民间传说往往会夸大原本的事实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为旅游经济所服务。如在银娘事件的讲解上,应严格根据《汤溪县志》中关于银娘的相关记载(“戴氏名银娘,兰源寺平人,戴法华女。幼善书,宪庙时命中涓下江南,选良家女,其家以银娘应入侍坤甯宫,进御者三。宏治十年四月,有甯太监来汤溪,银娘手书寄问母弟安否,离别思慕之情凄然满纸。今其书具存,并有宫中小画等物”)来讲述银娘的一生。若能再佐以银娘生前所用之物,带着历史独特风韵的故事便会徐徐展开在游客面前,自有其趣味,又何必靠夸大扭曲事实来博得眼球呢?

5.1.1基于鱼鳞图册,构建古村落原始面貌

将数据分析与历史描述相结合,发挥鱼鳞册数据真实、具体与全面的优势,将其所载信息全部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将各类数据互相打通,进行整体利用,充分挖掘鱼鳞册的研究价值。明清政府在攒造鱼鳞册时,是以地为纲,将业主、附属(印章、夹条等)信息皆附于地块之上,但在研究时为了充分整合、利用信息,可将地块、业主、附属三大信息系统互相打通,建立起地块、业主、附属三大信息系统互为纲目、互为从属的信息系统。在上述三大数据信息联动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建立量化分析模式,依据分析结果描述历史过程。如以兰溪、汤溪的鱼鳞册为样本,以完整的数据统计资料为基础,揭示晚清、民国时整县范围的地权分配实态,厘清古村落社会结构、社会阶层、人地关系等情况,构建古村落经济原貌。如根据寺平村鱼鳞图册的相关数据可以计算兰溪寺平庄土地分配的基尼系数,从而得知当时的贫富差距等经济情况。

寺平庄鱼鳞图册攒造于清同治年间,系统标明了兰溪寺平庄土地四至、面积、坐落处,以及业主、所住地等地籍信息。本课题足立足于还原寺平庄耕地自然形态,制作了寺平庄田地山塘统计表(如表3),从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寺平庄田、地、山、塘四种田土类型的比例,以及外庄业主在寺平庄占地情况,从而印证明清地权结构中土地分散的事实。

微信图片_20190523104228.png

除此以外,寺平庄鱼鳞图册为研究传统地权分配,提供了最有力的直接证据。为复原清同治年间寺平庄土地分配的全貌,本课题组将以兰溪县寺平庄为样本,通过对所载业主占有的田土数据进行系统的计算后,在完整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将主户分组,估计出各等主户占总户数之比,以及各等主户平均占地面积。而后绘出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出其基尼系数。下表是课题组编列的地权分配分组表以及洛伦兹曲线。

微信图片_20190523104403.png

微信图片_20190523104405.png

根据图14的估计数据,可求得清同治年间兰溪寺平庄土地分配基尼系数为0.5374。课题组得出的数据远远高于收入分配差距“警戒线”0.4,说明寺平庄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不安定。查询相关资料后,对比清同治年间浙江兰溪县留存的相关鱼鳞图册样本平均基尼系数,发现寺平庄基尼系数远远超出平均数,贫富差距在兰溪县中尤为突出。可谓“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分配不平等现象极为严重。经过分析,课题组得出寺平庄于清同治年间存在贫穷化现象的结论。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人均耕地亩数降落到3.587亩每人;第二,大地主户数少,且占地规模较小。且第三,虽无户主比例极低,但是,0-10亩户主占总户主90%,寺平庄大部分为中小地主。分配曲线右端内缩,大地主无法出现,积累困难。可见,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明清时期,南方地主分散得较快,在明清时期的有些地区,已经找不到大地主,在鱼鳞图册中只记载部分中小地主。

究其原因,清同治年间,统治者进行的地权分配措施如圈地运动,农民土地被圈占,传统农村地权交易方式即土地兼并,地权分配越来越恶化,土地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同时,从鱼鳞图册样本中可见一田多主这一民间习惯在明清时期已遍及江南各地,意味着土地产权被分解为经营性地权(田面)和资产性地权(田底)。通过利用鱼鳞图册在还原寺平庄耕地自然形态、地权分配这两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我们可复原与重现当年寺平庄的历史面貌、生活场景,可见人民勤劳耕作、繁衍生息的画面。为古村开发与保护汲取了新的生命与力量。

5.1.2基于家谱,重建古村落宗族文化,还原地方文化记忆

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世系、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而不少古村落原先为宗族聚集之地,其中的家谱记载的既是家族的兴衰变迁,也是古村落的风雨浮沉。如长乐村自宋代起便为南阳叶氏的聚居地,后叶氏子孙衰落,1263年金氏一家将其儿子过继叶氏,由此开始了叶金两姓相依存的历史。长乐村的《叶氏宗谱》便可以作为叶氏家族古今变迁的见证,展现百年历史的光华流转,还原宋元的长乐村图景。游埠古镇的《双湖裘氏宗谱》、《全城章氏宗谱》,梅坪村的《河南方氏宗谱》等家谱还可与鱼鳞图册结合起来,更充分地挖掘古村落地权分配的业主信息。


5.2激活文献价值,提供古城复建的蓝本

当下,中国各地城市都在上演“拆旧”和“仿古”的大戏。一边,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岌岌可危,历史文化街区频频告急;另一边,仿制古城遍地开花,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诚然,古城复建能够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利用和开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并且刺激当地旅游业兴起和经济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的古城复建往往流于表面,缺乏实质的文化内涵。古城复建应与历史文献相结合,通过考据文献对当地的历史脉络进行分层解析,尝试还原古城长期形成的历史空间网络,制定因地制宜的建设蓝图。这不是对历史的绝对模仿,而是在对古文献进行提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当地古城的存在状况和特色。

微信图片_20190523104526.png

拼合鱼鳞总图,为古城重建提供蓝本。以正在开展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兰溪古城为例,开发人员可以将清末兰溪城区鱼鳞图册作为蓝本,明确古迹的具体位置、土地形状、面积大小、业主名称等。在此基础上融合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文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地名的考证、四至的确定、比例的大小、现实的坐落等工作,从而将散落在地籍册中的一块块细图,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拼合,还原整个城区的面貌。浙江师范大学多年来致力于鱼鳞图册的整理与研究,已开始尝试清末城区鱼鳞图的拼合工作,可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图15)。若能将依次相连的3000多号土地全部拼合,形成清末兰溪城区鱼鳞总图,无疑是最详细、最准确的古县城图。兰溪的旧城复建若能以此作为蓝本,进而开展古城重建工作,做到有理有据,则能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证。

依据鱼鳞图册编造的顺序,打造兰溪鱼鳞图册旅游路线。在旅游过程中根据百年前的兰溪县鱼鳞图册重走兰溪,有目的、有导向地寻找那些遗存或消失的古代建筑、街巷、河流、码头,将手中的古籍和走过的青石板路联结在一起,感受兰溪的古今韵味,记录下古城、古镇、古村的历史变迁。如在兰溪诸葛八卦村的观光,在收获趣味的同时更好地认识古文献。这对于促进传统古韵文化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大有裨益,做到习总书记所倡导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而“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190523104611.png

微信图片_20190523104618.png


5.3开发文化产品,拓展文化的传播渠道

文化创意产品是让高深的文化内涵从高位走入人民生活的有效途径,不但满足人们把古村落特色文化元素带走的愿望,而且使古村落文化融入人民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方式。

如果要扛起如此重大的任务,便要摒除缺乏独特性,内容空洞的纪念品,自主创新,将地方文化的灵魂填入文化产品。如今,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产品风靡网络,对古村落文化产品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第一,文化产品要以特色文化元素为内核,杜绝出现与其他古镇雷同的商品。若要挖掘特色文化,则必须深入研究历史文献,于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将其中向善的内容平白化。寺平村的砖雕、木雕、石雕文化皆非常丰富,各色雕品皆具有很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方寸之间竟然雕有人物、楼台、花草、树木、山石等各种元素,三者都可成为书签制作的素材。再者,戏曲“连环画”砖雕是寺平村一大特色,戏曲人物被刻画得眉目传神,喜怒哀乐一目了然。用此类砖雕作为素材,可制作一系列连环画主题书签。

微信图片_20190523104718.png

第二,文化产品要以实用性、趣味性为创新的外核,以民众需求为导向。研究把握人们生活中需要什么,比如收纳盒、水杯、鼠标垫,产品精致而实用是最终目的。也应研究不同类型的人喜欢什么,如女生喜欢笔记本、钢笔以及挂件等,开瓶器、打火机等则贴合男性的喜好,要使每个人在文化产品商店都能找到自心仪的商品。例如,早茶文化为游埠的一大特色,是先前游埠商业繁荣的产物,焦脆的酥饼、香酥的“鸡子粿”、蓬松的油条等茶店,都能画入日历。虽然现今年轻人使用日历的频率不高, 但仍深受年长者的喜爱,因此日历的细节要符合年长者的特点,比如日历上的文字应偏大、整体设计简约等;又如,诸葛八卦村有标志性景观钟池,也有标志性图标“八阵图”,个性鲜明的图案很适合作为T恤的印花,而为使T恤的受众面更广,尽量将它设计得简洁大方。

微信图片_20190523104802.png

微信图片_20190523104804.png

第三,文化产品应常出常新。一方面,应根据游客的反馈,不断改进现有产品;另一方面,将新的文化发现加入其中。此外,产品质量也必须被重视。

总而言之,对古村落文化内涵进行充分地研究探索,寻找贴合当代人们需求的切入点,进一步了解游客们参观反馈,定能发现足够创意性的理念,开发受大众欢迎的文化创意产品。


5.4打造学习平台,促使文化体验多元化

5.4.1线上线下结合,开发教育资源

建立古村落传统文化学习体验基地。第一,利用历史文献开发村史村志、家族文化、乡情乡风等相关课程,并深化非遗体验式项目的开发,举行专题性的体验活动,例如:研习家谱、读碑刻铭文、跟随鱼鳞图册动态图游古城等;第二,与相关学校、教育机构等达成协议,组织青少年来古村镇参观学习,开展文化考察、田野考察等活动。例如,诸葛八卦村于2017年12月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为极佳的教育资源。

打造“互联网+”远程学习平台。通过建设远程教育学习网,开发针对历史文献的教育资源,或打造历史文献数字化信息发布平台和互通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平台等,发布体验学习基地微咨询。在网络上,文化资源、有序进行学术研究、宣传和写作交流等活动,研发网上共享、远程指导、区域联动的学习平台,构建历史文献信息共享模式。

5.4.2丰富陈展内容,构筑活态展馆

为确保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完整和有效遗存,政府应当统一规划,对古建筑、古树木、古街巷、村落格局应当加以有效保护和利用,适当增加标示牌、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使之形成动态、真实的“活体博物馆”。例如,《戴氏宗谱》撰写负责人戴贤生介绍,“七星伴月”传说为天上北斗落人间,化作村外七座山,分别为对山等七墩,七墩相扣,外沿呈月状,故曰“七星伴月”。据此在旅游开发中可以保留这种格局,展示独特的“七星伴月”现象。

展馆应科学划分空间布局、功能区块,并采用专题形式进行区块间的连接。博物馆陈设内容应尽可能丰富多彩,脉络和细节清晰而生动。展馆应全景式再现村民白手起家、创造家园的村史村志和乡情民情,反映古城古村的自然风貌。

微信图片_20190523104912.png

第一,讲述故事,以情化人。展馆应迎合大众喜闻乐见的叙述方式,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例如,于家训家规中发现家族兴盛的故事、于村史村志中挖掘乡贤的故事。例如,《诸葛氏宗谱》中记载天一堂创始人诸葛棠斋为白手起家、弃儒辞官经商,致力于药业经营的故事。棠斋先生精于鉴别药材,善于经营管理,习药经商恪守“道地药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家族典范故事作为家训的一部分,谆谆教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

第二,注重考证,图文并茂。首先,口头相传的文字内容需进行考证。从历史文献中查证其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文字内容切忌照搬照抄典籍,晦涩难解部分需用浅白通俗的语言复述。除此以外,介绍内容尽量避免网络抄袭,应立足本村实际情况,“种”文化,从村民中收集而来,挖掘出新颖、独特的文字材料。最后,展现形式需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第三,文物征集,修补陈设。村委需发动号召,从村民家中进行文物征集,倡导村民进行自发募捐,针对贵重文物,也可考虑给予农户一定补助。例如,中戴村设立农耕博物馆,从农户手中征集各式农具器皿,修补完善后陈置于博物馆中。

5.4.3利用科技手段,体验互动模式

展馆的内容,不仅仅通过照片、文字、承载历史记忆的文物来呈现,还利用声、光、电手段,将空间、结构、产品和灯管视屏紧密结合,用3D、4D技术等科技手段,并结合场景制作、虚拟开发、多媒体交互展示等数字虚拟现实技术,对展馆内容进行再现。展馆注重游戏性、互动性和参与性和自主性,参观者能够走着读、站着听,坐着玩。


(六)小结

古村落是人类聚集、生产、生活和繁衍的最初形式,是地区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最生动的体现。保护与开发古代村落、城镇,既是对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也是维系现代人与土地情感维系的重要方式。而在我们的实地调研中,有许多当地村民对自己城镇村落的文化认识浅薄,许多游客对于城镇村落的新型开发模式不甚在意。仍有不少的古城古村的保护开发现状令人堪忧,景区的管理和讲解都有诸多错误亟待解决。

鱼鳞图册、碑刻、方志、家谱等历史文献是古城、古村甚至是国家的重要档案。大多数的人将它们的价值放在学术层面,探究古代社会史、经济史等等,却少有人将它们与古城古村保护开发相联系,而我们却从这个入口中得出了保护与开发古城古村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中华民族以文化为魂,以文化为根,只有我们站在历史文献的肩膀上,勇于探索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复杂关系,找到他们的平衡点并勇于实践,才能使我们古城古村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有效率、有质量、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