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腾笼换鸟”制造业企业迁移助力区域“新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德、日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提出“先进制造国家战略”“工业4.0计划”“再兴战略”等“再工业化”战略,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与此同时,一些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正利用其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积极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在中低端制造领域对中国制造业形成挤压。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迁移是浙江及杭州“腾笼换鸟”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带动周边县区工业的发展,完善当地的产业环境,推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还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更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突破“低端锁定”,推动浙江省及杭州市制造业向价值链“微笑曲线”的高端攀升。

    针对这些制造业企业迁移的形势和优势,徐维祥教授在总结了制造业企业迁移的扩散与再集聚并存、企业数随企业规模等级的增加而递减、兼具虹吸效应和挤出效应三方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四条关于优化制造业企业迁移的具体对策建议。

(一)提早谋划,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提早谋划有两大目标:其一是关注大型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以防尾大不掉,如钱塘江水源地附近的大型重化工企业;二是关注制造业企业的二次迁移,防止资源浪费,以及企业运营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必要增加。深度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强区域间协调合作,促进区域(省际、市际、区际)产业层级分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产业互补,区域内制造业联动发展,增强产业转移正效应,提高经济效益,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二)优化政府职能,完善产业政策

    地方政府应为制造业企业迁移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配套政策支持(如地价)、“便民”服务举措,以创造良好的产业迁移和集聚的环境。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政府职能,加强企业迁移相关审批手续的简化、便捷化。借鉴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科学地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结合自身区域条件、资源禀赋等发展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实施奖补结合政策,根据企业迁移难易程度、积极性等制定企业迁移补偿和奖励“弹性”标准,加大对迁出企业的财政引导。

(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防止污染产业转移

    以各类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如:杭州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思想,结合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订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逐步提高淘汰标准和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关停整顿违规排放企业;严格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减排要求和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同时,在省级层面建立企业迁移的信息互通机制,让淘汰产能企业或污染企业无处安家;迁出地和迁入地都要强化污染减排考核制度,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防污染产业转移。

(四)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GDP政绩观以及地方政府一味把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作为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最主要目标对现阶段我国产业转移具有一定阻碍作用,近年来情况虽然有所改观,但仍任重道远。建议进一步引导地方政府转变观念,积极促进本地优势产业向其他地区进行有序的转移,加快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优化升级进程。同时,对地方政府进行绩效考核时,应完善考核指标和体系,综合考量地方政府的绿色贡献,把地方对推进产业转移及生态环境治理的贡献等因素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