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万历入冬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奇特的历史著作。记得多年前大学时,老师们就大力推荐、称赞不绝;前几年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也反复提到,引起广泛关注。其实,它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谈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的一些人和事,比如皇帝、首辅、戚继光、海瑞、李贽等,充满了细节描写。怎么就如此经典呢?

6c935dc25257fb09c033f7c88bef9d4f_ee29cd5458f443009f64476f6090eb77.jpeg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奇特的历史著作。记得多年前大学时,老师们就大力推荐、称赞不绝;前几年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也反复提到,引起广泛关注。其实,它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谈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的一些人和事,比如皇帝、首辅、戚继光、海瑞、李贽等,充满了细节描写。怎么就如此经典呢?

fbfa230bc9b0c2b507920c983642a374_cc11728b4710b91217592bc2c2fdfc0392452276.jpg

    而且从全球视角看,明万历可能也是比较关键的时点。此时,欧洲宗教改革成功,思想空前活跃;“文艺复兴”两个世纪成就斐然,不仅文艺界群星璀璨,科学界从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到笛卡尔,同样名家辈出;牛顿划时代的科学成就,就将在他们的基础上诞生。大航海方兴未艾,海上霸主由荷兰更替为英国:万历十六年,英国击败西班牙舰队;二十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西方文明兴起的步伐不可遏止,随航海技术突飞猛进,日益显现出向全球扩张的苗头。反观曾经技术领先、文明灿烂的东方大国,却是一片沉寂、老态龙钟。唐宋帝国那种生机勃勃、文采风流的景象,似乎一去不复返;唐诗、宋词、元曲文化高峰并峙,有明一代、文学成就则不算突出。或许,就在万历年间,西方文明已经赶上并超越了东方。这以后,差距还将越拉越大,直到当代才扭转趋势。

1549d93ec7255a1737ea86873a340ff9_d1160924ab18972bf5868b93e7cd7b899e510a2e.jpg

    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历史上有没有“文艺复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一是文明没有断代过。宋虽亡于蒙古,未百年、汉人又重掌政权。由唐宋经元而明清,不过王朝更替,基本制度都差不多。二是不存在宗教控制。广大民众从来没有什么基督化、伊斯兰化,还是那个“世俗社会”。儒道佛相安无事,甚至说“三教同源”、搞出个中国化的“禅”来。“复兴”什么呢?
    但深入考察文化的变迁就会发现,两宋年间,发生了一件中华文明史上的大事,对今后的历史影响非常深远。那就是——“理学”的出现和繁荣。它既改变了传统“儒学”的面貌,从某种角度看,也可以看成“文艺复兴”——儒学改头换面的复兴。
    为什么说“复兴”?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不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吗?对,汉代或许是这样。但自从南北朝佛教思想进入中土,极其广泛传播以来,传统的儒学就受到了空前严峻的挑战。隋唐到五代时期,儒家远不是各王朝的主导思想,而是儒、道、佛并重,有“三教合流”之势。然而两宋开始,儒学开始重振雄风。从程颐到朱熹等大家,汲取玄学、道教、佛教的部分内容,加上哲学因素来解释儒家义理;最终形成了囊括天人关系、以“理”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号称“理学”,终于使儒学再一次进入全盛期。如果说宋以前,儒家思想的关键词是“仁”或者“仁义”,以后则变成了“理”或“天理”。直到今天,我们的口头禅:“这事儿简直没天理啊”,就是拜他们所赐。

e8f22d21c9a755fc17ce3bd05137f34.png

    理学的内容纷繁复杂。要而言之,与先前儒学以人为本、相对包容相比,其核心虽然还是儒家精义,却更为内敛、更加苛刻。大家都知道的“存天理、灭人欲”,举例说明:饮食是人的基本欲望,是“天理”;但对于精致美食的追求,就变成了“人欲”,必须严加控制。汉唐时,女子改嫁不稀奇,社会相对比较宽容;而南宋以后,就变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贞节牌坊被高高立起来了。儒学本身不是宗教,但更加强调天人合一、对人之行为约束力更强的理学,已经有了宗教的性质。
    还有一点,与基督教也很类似。理学存续之初也被限制、甚至被禁止,朱熹生前就被认定成“伪学逆党”遭到严厉批判;但到南宋后期,却被朝廷认可,成为了官方意识形态。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更钦定为唯一的正统思想,朱熹的塑像居然被抬进孔庙,从此与孔孟同尊为“圣贤”,供万众祭祀。不仅如此,国家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科举考试,就限定为“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文;试题全部来自《四书》、《五经》,标准答案则为朱熹的注释。满清入主中原,体制、文化几乎全盘照搬明代;而且女真满族以绝对少数统治亿万人口,统治者更加注重运用理学、加强对广大民众思想的禁锢和控制。则朱熹的理学思想,占领统治地位长达六、七百年之久,这是他本人也完全始料未及的。此后的历史演变,大家都很熟悉了。就在明清鼎革之际,英国发生“光荣革命”,新生的资产阶段蓬勃兴起。百年后、终于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目不暇接、生产力空前解放;人类社会进入了全新的时代。而老大中国,仍然在续写它千年不易的剧本;并且越来越倾向于保守、封闭;所谓的科技创新,甚至比前朝都一落千丈,奢谈与西方同步竞争?到现在,前面的“李约瑟之谜”,我们大概也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大而化之的理解了。

fcae54c65aeb9ec501a9f8d3ffc3498d_timg_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3485271161&di=12416a5d9e200bfed7e0a04819f517bf&imgtype=0&src=http%3A%2F%2Fimg4.itiexue.net%2F2976%2F29765776.jpg.jpg

    今天,我们回头比较东西方文明史的轨迹,不禁感慨万千。在漫长的几千年岁月里,它们画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抛物线”:陈寅恪先生所谓“肇极于赵宋之世”、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成就的华夏文明,恰在“赵宋”期间,伴随着宋明理学的出现与繁荣、也算“儒学复兴”吧——盛极而衰;然后,逐渐呈现颓势、渐次下滑。西方文明呢,经历了漫长的千年“黑暗时代”后,因15-16世纪推翻了思想禁锢、全面继承发扬了自身的优良传统,便奇迹般地调头向上,两个世纪后一飞冲天,大踏步带领全世界走向近现代。国运沉浮中,技术的优劣当然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技术背后的历史、制度、文化、思想之变迁,是否更值得深思。今天,当我们走在复兴的道路上,又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呢?

    本系列《微评》完结,感谢作者程迅博士的投稿与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