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农村发展和治理的“花园道路”

    花园村隶属东阳市南马镇,改革开放前,全村没有公路没有电,用水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于2003年考察过东阳市花园村,对花园村的发展和治理提出了殷切期望。在党支部(2004年后为党委)书记邵钦祥的带领下,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三农”发展思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培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花园村走出了一条“以工富农、以商兴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花园道路”,实现了“村民比市民富、村容比城市美、生活品质比城市高,田园风光和城市文明高度融合”的“花园梦”。

    郁建兴教授率领课题组在同步考察江苏华西村、山东南山村等名村后,凝练并总结了东阳市花园村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和治理经验。具体内容如下:

1574145135(1).png

始终坚持以市场机制引领经济发展,激活与优化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配置。

    1978年的花园村,人均年收入87元,村民除了农耕的主业与抓泥鳅的副业,没有更好的营生,花园村的发展亟待破题。花园村通过兴办实业、搭建平台、多方融资激活了资金要素。1981年,邵钦祥等人先后融资合股开办蜡烛厂、服装厂,带领花园村民走上了资本积累的道路。经过近40年的发展,花园集团已经拥有48家全资和控股公司,并从传统产业升级到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高科技产业。进一步,花园村成功实现由木线条生产基地升级为“天下红木第一村”,村集体搭建了木材交易平台,获得大量经营收入。此外,自1996年以来,花园村与建设银行按照“长期合作、互利互惠、共创价值、共谋发展”的原则,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展业创业等方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2017年,花园村与中国农业银行浙江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激活了资金要素。
    其次,花园村通过旧村改造和土地整理盘活了土地资源。在1997年完成第一轮旧村改造后,花园村先后于2004年和2017年两次并村,并根据“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整体拆建、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了第二、三轮旧村改造和土地整理工作。花园村规划和建设了村民平安居住区、高效生态农业区、高科技工业园区、第三产业服务区等功能区块,形成了粮油商贸城、花园娱乐城、服装一条街、红木一条街、饮食一条街、建材两条街等专业区域,促进了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整合重组和集约利用,优化了产业布局和生活配套。
    第三,花园村通过激励机制和公共服务集聚了农村人力资源。花园村为不同层次的人才设置补贴,为大学生设置回乡创业奖励,建设专家别墅和人才公寓,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举办高规格的外国语学校,开办图书馆、博物馆、游乐园,开设全国最大的村级二级乙等医院,吸引和留住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花园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574145170(1).png

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党建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实现依法治村的根本保障。花园村的第一个举措是创新党组织设置,重组党支部,确保党组织全覆盖。2004年并村后,花园村党支部升格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把原先花园村和9个新并入村的党员打乱分散到4个党支部。2017年第二次并村以后,新成立2个党支部,并将全村529名党员打乱分散到6个支部,实行“以旧带新”,从而杜绝了党组织内部的徇私舞弊和派系现象,巩固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第二个举措是不断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依规治党,从严治党。花园村通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推进“6+1”标准化建设、深化五星积分制度、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党建宣传栏、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站、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党建目标责任制、实行星级支部评定等举措,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夯实党建阵地建设,提升党建管理水平,严格党建绩效考核,实现了党建提档升级。第三个举措是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在管理队伍方面,花园村多数干部由具备企业家精神、有战略眼光、有社会威望的“能人”兼任,少数干部由具备专业知识、有时间精力、有服务意识的“管理者”专任,村组织一线工作人员全部实行专职制,从而实现决策、管理与服务的明确分工与优势互补。在管理机制方面,花园村探索“村-小区”二级治理机制,将19个村改组为“小区”,在村党委统一领导下,小区分头进行日常管理。在优化服务方面,花园村率先在村级实现95%的事项“最多跑一次”,显著提升了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1574145205(1).png

始终坚持以开放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共富共享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花园村的发展与其开放的社会治理理念和举措是分不开的。首先,构建“一分五统六融合”体制融合新村与旧村。“一分”就是村企分开,在政治经济上相互独立,明确了两者的产权和职责边界;“五统”即新旧19个村实现财务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政策发放、村庄统一规划与建设,保障了资源整合与权利平等;“六融合”包括思想融合、班子融合、管理融合、资产融合、制度融合、目标融合,实现了包容发展与共建共享。其次,坚持开放平等原则融合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通过旧村改造整理出来的部分宅基地,在统一规划、统一规格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流转给外来个体工商户建房,并允许入户。鼓励本村村民将自有住房出租给外来人口,共同居住,加快融合。最后,用合法合理的机制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花园村在法律框架下结合村规民约有效解决干群矛盾、本外地人矛盾,真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村民零上访”。

1574145230(1).png

始终坚持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和人的建设相结合,以昂扬斗志建设优美环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首先表现为通过就地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留住了绿水青山,系住了乡愁,建成了浙江省首家单独以村为单位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花园村充分利用并村和旧村改造的契机,力求把村内道路设施、水电管网、山坡河道、绿化工程、垃圾处理、生态农业等做得尽善尽美。其次表现为不断把“求实、创新、求强、共富”打造成花园精神,内容包括“勤劳致富、劳动光荣”的创业意识,“振兴花园是我的责任、繁荣花园是我的光荣”的责任意识,“身在花园爱花园、我为花园作贡献”的归属意识,“创业在花园、致富在花园、投资在花园、消费在花园”的分享意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感恩意识,“有付出才有回报、有作为才有地位”的奋斗意识,为花园村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花园村的“民营企业+村企分开”模式,既有别于南山村的“混合经济+村企合股”模式,也有别于华西村的“集体经济+村企合一”模式,具有“花园特色”。这是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和基层自治机制相结合,走向全面小康之路;是一条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法治、德治和自治“三治一体”而实现有效治理之路;是一条在全面深化改革时代通过“强弱联带、共同富裕”实现共富共享之路;是一条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通过城乡互相借力、互惠共荣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之路。花园道路正演绎着当前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花园道路”就是中国农村发展和治理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