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沙龙(一百一十一): “最多跑一次”改革与“审批法庭”机制建设

    2020年1月5日,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的第111期公共政策沙龙在杭州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为“‘最多跑一次’改革与‘审批法庭’机制建设”,由浙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教授主持。

1578451625794264.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当前,“放管服”改革成绩斐然,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改革亦走在全国前列。但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和关键期,也遇到了很多“难点”“堵点”和“痛点”。浙江宁海探索打造的“审批法庭”机制,创造了“审批之审批”的宁海模式,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法定化、程序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效果,是全国“放管服”改革和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先进样本。

    本次沙龙旨在深入交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最新视点并研讨如何更好地理解、提炼和提升宁海“审批法庭”机制的实施策略。与会专家研究讨论了宁海“审批法庭”机制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价值及其背后的学理脉络,并从目标、方式、机制、流程、成本、效率等方面,针对改革的现实困境寻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7bd48d525205bc9f8b6c1cf78ae1263_副本.jpg

    最后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宁海“审批法庭”机制以“法治思维+顶层设计”的理念向审批源头“动刀”,对行政部门审批事项和前置条件按法律进行全面审查,并充分应用数据化手段,对改革事项进行标准和流程再造,探索形成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模式,从而促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宁海“审批法庭”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先进样本,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提炼,将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