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租房问题一直是在外务工人员所关注的焦点,又要房租便宜,又要配套完善,还需交通便利的房子着实不容易找,这让广大漂泊的异乡人大呼伤不起。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农名工总量达2.88亿,如此庞大的蓝领群体该如何解决居住问题?近年来,一线城市开始打造“蓝领公寓 ”,为打工者提供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立足之地,满足在外打拼的蓝领群体的需求。
杭州又是怎么做的呢?杭州的租房情况近几年并不乐观,在发展增速屡刷记录的同时,越来越多人口涌入杭州,截止207年底,杭州登记在册流动人口616万人,其中农民工数量占到70%以上。而租房需求也迅速扩大,租金年年在涨,2018年平均租金已达6216元/套每月,城中村的大量拆迁也导致可租房屋数量大幅下降,低价房源锐减,市场上房租供需越来越不平衡。但从蓝领人群收入水平调查中发现,蓝领工人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3000元左右。像保安、保洁、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多数职位处于社会职业的底层,从业人员大多缺少专业技能,上升空间狭小。如果仅凭工资收入,他们很难在大城市长久立足。高昂的生活成本、繁重的工作压力,让他们始终顶着城市“挤出效应”的潮头。蓝领人群,是推动杭州抓住新机遇、走向国际化的基石,但高发展也推高房价,“租房难”不解决,会导致人员流失、转移,城市活力下降,城市建设的基石就愈发不稳固。
2018年,为了能让蓝领群体平等地享有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有效缓解居住的难题,政府打造了杭城首个蓝领公寓—王马里蓝领公寓。该公寓所有房源都进行了简单装修,配备了床、床头柜和桌椅等基本家具,基本可以实现“拎包入住”。从房租上来看,企业负担房租占到60%,企业补贴占30%,个人完全负担10%,进一步减轻蓝领群体的生活负担;从管理上看,王马里六幢公寓整体统一,相对独立,易于集中管理,体现企业、社会对蓝领工人的关怀。公寓采用门禁系统,大大提高公寓安全性,还配备开水房、洗衣室、食堂、小卖部、图书馆、免费电动车充电装置和快递柜等配套设施。王马里蓝领公寓丰富了房源类型,345套房源中,从单人间到双人间、儿童房,户型内部功能丰富齐全,大大考虑了蓝领工人的家庭现状,更加人性化合理化;从安全角度看,每个房间内都配有烟感喷淋头、灭火器,物业工作人员定期会清查房间,查找安全隐患。王马里还会定期对住宿人员进行消防演练,做到每个人都会使用灭火器。专门在公寓旁设置电动车充电桩,充电位充裕,安全高效。每一栋公寓的每一层都配备灭火器,内部楼道均配置一个灭火器,每栋楼都安装摄像头,进一步保障公寓的安全。蓝领公寓的建立,是对“蓝领”工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响应,让他们在向一线城市迈进的杭州生活的更有尊严,让他们在承担义务与责任同时感受到自豪,不仅缓解了心里上的漂泊感,更能引导蓝领人群培养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杭州将打造更多的蓝领公寓。杭州政府还将蓝领公寓列入新“六场硬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出台了《蓝领公寓(临时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办法》,对蓝领公寓的需求申报、人员准入、房源分配、后期运营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明确了申报、分配、运营等环节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截至8月底,杭州市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经济开发、萧山、余杭八区共有18个蓝领公寓新(改)建项目开工,涉及房源8574套(间),助推企业破解招工难、稳定职工队伍等作用正逐步显现。同时,政府支持各地区通过采购服务,聘请专业团队开展运营,鼓励大规模、品牌化运营。并制定了到2020年完成1.5万套(室)蓝领公寓的目标。同时,协调相关城区加强与省市国有企业的合作,拓宽租赁住房筹集渠道,增加蓝领公寓供应,圆满完成蓝领公寓建设总体任务。结合城市蓝领工人的需求,提高蓝领公寓的配套性,充分满足蓝领工人的租赁需求,增强居民的满意度和满足感。
目前一线城市制造业蓝领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职工宿舍和在外租房来解决住宿问题,但这种模式存在不小的问题。从企业角度来看,自建宿舍间接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企业需要雇佣专人处理住宿、伙食等琐碎后勤问题,而缺乏专业知识可能会导致集体安全事故的发生;从员工角度来说,企业出于成本考虑,职工宿舍普遍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在外租房的制造业蓝领,存在的安全、消防等隐患更大,而且过于分散的出租房不便于政府的统一管理,频发的群租房安全事故让人心有余悸。
蓝领公寓的建设地块普遍在城市比较核心的区域,对政府部门来说,要拿出核心区域的地块建设蓝领公寓是要牺牲巨大的土地出让利益,用人单位很难找到能接纳大量人员宿舍的良好场所,从城市收益的角度来看,有可能存在得不偿失的情况;从周边居民的角度来说,蓝领公寓人员集中,进出较多,存在一定的治安安全隐患,容易遭到周围居民的反对。
另一方面,对蓝领公寓的管理方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蓝领公寓的安全保障方面仍存在着不足方面。首先在出入限制方面,有的公寓是在大门这块是全公开的,更有其他一些通道可以进入主房间,因此如何防盗防窃还有待完善。还有一部分公寓片面追求规模、品位、外在的大气,忽视公寓内配套设施的生活质量改善,无法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在外租房的制造业蓝领,存在的安全、消防等隐患更大,频发的群租房安全事故让人心有余悸。
尽管杭州在不断加速推进蓝领公寓建设,但是蓝领公寓仍显得紧缺,价位也仍偏高,在居住人群选择上也有一定难度,对企业来说,蓝领公寓的打造受利润低,回报周期长,融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短。从根本上来说,仍应把着从严从紧、优化资源使用的目的,根据当地公租房的供应能力和需求情况,严格把控入标准,使资源确实用于需要的人群,改变蓝领公寓的受众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