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把直播间开在田间地头,引领电商助农新路径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积极的新趋势、新机遇,涌现扩展了新业态、新消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壮大起来”。7月1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数字经济15种新业态新模式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虽遭遇疫情影响,但各地抓住数字经济发展黄金窗口期,开启消费扶贫新思维,正铆足力气啃最后的脱贫“硬骨头”、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fe4199c223445abe17095ac8368c261.png

    产业兴、百姓富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指标。电商助农走出农民增收的新路径,让农特产品走出大山,有助于突破长期制约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和农产品卖难、卖不出好价钱的尴尬,为连接田头与市场、生产与消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想让电商助农成为长远之策,关键在机制。实现从“产什么卖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转变,助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让电商助农不仅“一时火”还要“一直火”。

1599621660702421.png

    如何让更多农民“接得住”电商新技能?

b9170841bceae388cf3471af65aa2c0.png

    提升网络覆盖质量,补齐物流短板,缩小城乡数字差距。互联网像水电路网一样,是乡村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必须加快加强农村4G、宽带等建设。将供应链环节前置到距离产地最近的地方,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实现生鲜农产品快速预冷、分拣、包装等作业,让农产品运得出、供得上。让电商服务通达所有乡镇,快递服务实现乡乡有网点,畅通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
    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建立农村电商示范村镇及相应产业体系,发挥带动效应。从长期看,实现初级农产品向适合网络销售的农商品华丽转变,需要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功夫,促进电商平台企业与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建立长效稳定的购销关系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推动电商企业、种植大户、村委等多方合作,推动示范电商村镇的带动效应,以村带村更快更好地发展。

1599621695870838.png

    完善农业小额贷款,优惠补贴政策。给予更高力度的优惠贷款项目,有助于提高农户的风险承担能力,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商创业农民前期的资金问题。同时给予适当支持补贴,“引进外地的,留住本地的”,让更多人参与到农村电商中去。
    加强打造特色农产品,培育电商优势产品。初级农产品向适合网络销售的农商品转化有困难,部分农产品知名度低,难以融入电商的销售渠道。因此不是简单把农产品搬上网,而是需要通过着力打造实现信息对称。一方面适当引进外地优质品种,优化增强农产品质量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培训、技术指导等手段提高农民种植技术,调整农产品结构,种植具有电商优势的农作物。

1599621718710872.png

    创新推出电商孵化模式,培养更多本土专业人才。成立电商致富农户为主的学习小组,营造良好的经验交流氛围,促进村中有意愿参与电商的村民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村民对电商的认知度、参与度。书记、县长变身“网红”、农户乡贤倾力助阵、地道解读当地产业、文化……充分发挥平台流量大、网红主播人气高、直播表现形式灵活等特点,壮大加入电商销售队伍,把“乡村振兴”与有味、有料、有实惠相结合,吸引更多的企业、顾客走进来。
    完善互联网追溯体系,促进智慧农业良性发展。建立互联网追溯平台,融合、处理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的全程信息,实现 “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将农产品与生产农户挂钩,在互联网销售平台注明农户相关信息,实现农产品质量监督网络透明化,构建优质优价的良性市场氛围,优化智慧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宋昀书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尊重原创,转载请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