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推出节约粮食新举措,最集中吸引目光的就是“英雄的城市”武汉。
据媒体报道,最近,记者走访了多家餐馆,其中既有大家喜欢集中一起吃的火锅店,又有普通的餐饮快餐店,还有一直以来浪费最为严重的自助餐厅。
其中,店家的一些做法“很有意思”。
1.武汉自助餐厅 吃饭先交20元不浪费押金
先看报道原文:“记者来到武汉循礼门的一家自助餐厅,一进门就听到餐厅工作人员用广播提醒消费者:顾客在购买餐券的同时,还要扫码付20元押金,保证桌上残余食物少于150克,才可以退还押金,消费者们对餐厅这样的做法表示支持。”
对于这样的店家新规,消费者的行为立马受到了约束。
“记者发现,大多数市民会先取少量品尝,确定口味喜欢再适量取食,餐桌上的食物也基本上都能吃完。”
这是一种简单的增加浪费成本的办法。
这种办法本质上是一种“罚款”,双方在契约之下,以防做不到节约粮食,就受到惩罚。
这种办法看起来“很土”、也很粗暴,对于食客单方面的约束,显得刚性又“无情”,不过,短期内看起来,效果不错。
2.半份菜成为多地商家选择 食客多了选择权
根据媒体调查,最近云南昆明和广东广州等地都推出了半份菜杜绝浪费的妙招。
其中,昆明市的一些餐馆推出了“半份菜”“小份菜”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青睐。
在昆明一家饭馆,临近饭点,前来就餐的食客络绎不绝,客人点餐时,服务员会根据顾客人数给客人推荐适量的菜品数;同时提供半份菜、小份菜服务。
值班经理说,两三个人来的话,都会推荐点半份菜,每天都能售出100多份菜品。
其实,半份菜、小份菜,不是这次节约粮食号召出现以来的新方法。
外卖平台出现以来,其实不少商家就针对白领人群提供过半份菜、小份菜服务,当时是为了迎合女性白领食量较少,点餐又能省一部分钱的消费心理,差异化经营,提供这种服务。
这种办法,相较于上文中提到的惩罚性措施,就更加高明且人性化一些。在这里,最起码,消费者和商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商家通过改变服务方式做到节约粮食,接受度显然会更高。
而除了小份菜和半份菜,其实杭州一家快餐店的做法却更值得借鉴。
在杭州,一家快餐店点餐不按份算,反而是称重计价,据说这么一变,一年省下4吨粮食!进入这家店点餐,饭菜上秤称,结账全素1.9元/两,半荤半素3.5元/两。
根据店家介绍,根据测算,这样的做法,能让每个食客一餐节约粮食2-3两,价值4-6元。按照这家店每天400多人就餐的标准来算,每年下来能省下4吨左右粮食。
你看,小小的一个变化,大家点菜的时候,就会更加直接的根据重量节约饭菜,自然而然,该节约的粮食就节约下来了,而且,对于这种计价方式,不少市民也觉得比平常的点菜方法省钱。
3.除了普通商家 机关食堂节约粮食首先得盯紧
最近,关于机关食堂如何节约粮食,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
因为在不少人眼里:机关食堂神秘且庞大,里面往往也是价格低廉、菜种丰富,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引发粮食浪费。
关于机关食堂节约粮食,其实各地也有一些做法。
山东省规定:安排专人负责食堂巡视检查,对浪费行为给予批评教育,还会组织开展对餐饮浪费行为的专项检查活动。
江苏常熟设立“制止餐饮浪费督导员”,并在机关食堂内增设“餐饮浪费现象曝光台”。
重庆璧山区也设有专人,此人会在机关食堂餐盘集中回收处,紧盯人们的餐盘中的食物剩余有多少……
而在社会上,最近关于杜绝浪费粮食有些做法充满形式主义更是引起大家讨论。
无外乎,针对消费者,提倡即可,一旦出现各种奇葩的条条框框限制,这种杜绝浪费的行为就一定难以为继。
消费者和商家面对的是市场,只有市场有了节约的规律,节约有了甜头,才会乐此不疲。(比如前文的小份菜、半份菜和菜价按重量计费,这些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商业逻辑,想必坚持下去问题不大。)
那话又说回来,节约粮食为什么一定首先要盯紧各种机关食堂?
其实问题就在这里,对于机关食堂和市场上的餐馆,杜绝浪费粮食不妨分开看待。
对于机关食堂控制好总量,杜绝在采购上大肆无序采购,源头控制好了,自然浪费不得。
而对于市场上的餐馆,理念引导即可,吃多少,怎么吃,大家先看看口袋里的钱有多少就好了。有了严管机关食堂浪费,社会上也定会形成示范效应,不浪费成了社会风潮,自然该做到的就做到了。
本文为粉丝天目山投稿,感谢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