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到底“长”啥样?随着大数据、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和应用场景变得更加聪明智能,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5G、云计算、IoT、AI、大数据等)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从而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听起来高端大气的“智慧城市”,它到底“长”啥样?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智慧停车:泊位上云、实时更新、一键导航、无感支付,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找不到停车位;
智慧楼宇:管线、消防、安防、电梯、门禁一网互联,省电、省心又安全;
智慧教育:线上考试、做题数据通通系统分析,易错题一目了然,老师精准指导有了利器加持;
除此之外,智慧医疗、智慧养老也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
今天的城市确实比过去更智慧,但人们感受到的智慧往往是点状的、片面的,主要是由以下问题导致的:
一、体制机制弱化松散,决策实施“慢”
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前分兵把守、各守一块的组织体制显然不能适应新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综合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来看,没有形成切实有效权威的组织体系和决策工作机制,没有实现“大一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智慧城市建设将很难取得成功。
二、项目建设各自为政,规范管理“难”
各领域信息化项目建设没有集约化管理,各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由于需求导向不到位、流程规范不到位、安全保障不到位,导致建设的系统适应性、健壮性不强,数据不能共享,形成数据孤岛,建设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管理。
三、部门能力参差不齐,专业基础“弱”
各部门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一,对项目集约化建设和数据资源共享必要性认识不深,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观念未转变、重视程度低和专业基础弱,导致城市信息化工作推进存在困难。
四、信息系统孤岛林立,共享效果“差”
“信息孤岛”现象是目前存在严重的问题,信息资源共享难,不同网络未进行资源整合,各部门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多数按照本部门业务需求和标准建立,业务体系、技术架构隔离程度高,难以对接连通和数据共享。
因此,智慧城市的发展要从领导体制的调整和整合共享的推进上破题:
一、建立高位决策的领导体制,加强综合协调
智慧城市和政务信息化建设由于其综合性、复杂性、创新性的特点,必须高位决策。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触动各个领域现行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惯性,必须组建有权威性、有务实创新精神的工作专班,心无旁骛地强力统筹协调。一是整合电子政务领导小组、网信领导小组、大数据建设领导小组等多个非常设领导机构,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全市智慧城市(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将智慧城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建设、资金、监管和考核评估统筹起来。二是发挥政府办协调督办能力强的优势,整合市委网信办、市电子政务办、市大数据管理局,成立全市智慧城市(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正处级行政机构,挂靠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全市智慧城市(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组织实施、推广应用、督办考评和产业发展具体工作。
二、创新集约高效的管理机制,优化顶层设计
一是尽快制订出台我市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从制度上明确全市所有政府信息化项目,统一由智慧城市(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审核、实施;市财政每年的政府信息化资金预算只对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研究论证统一向领导小组会提交项目建设预算方案,讨论通过后统一安排预算资金,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立项并与责任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二是配套出台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考核制度,改变过去政务信息化项目无人对项目效果进行考核审计的状况,由智慧城市(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审计部门,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审计,对于需求达不到要求,无人用、无人管、不产生数据、不共享数据的项目启动问责机制。
三、构建“大一统”的支撑架构,推进整合共享
对于所有智慧城市和政务信息化基础支撑项目,按“七位一体”基础支撑体系建设管理,即“一张网、一朵云、一次认证、一个平台、一张图、一套防护、一种规范”的目标,由智慧城市(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管理,市大数据公司从全市层面统筹建设,既保证集约又促进共享。“一张网”,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新建智慧城市和非涉密政务信息化项目,一律部署于政务外网环境,原有部署于部门专网的信息系统也逐步整合到政务外网环境中,建设连接市、县、镇、村的四级统一网络。“一朵云”,各部门不再购买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产品,一律采用云计算模式,各应用系统统一部署在智慧黄石云计算数据中心,原有项目逐步迁移到云平台。“一次认证”,建立外网门户和内网办公的统一认证体系。“一个平台”,建立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和视频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建好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库、电子证照库、信用信息库等6大基础数据库和视频资源库。推进“一数一源”,提升数据质量。“一张图”,统筹建设城市时空云,逐步实现所有的信息化项目都基于同一张GIS地图。“一套防护”,建立统一的安全防护体系和项目监管体系。“一种规划”,按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建设统一的项目监理和流程管理体系,实现高效的合同管理、资产管理和工程协调,确保项目可推广、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