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提示:在近三年来,我国长三角国民经济统计报表中显示了老龄化逐步加重,以中等城市嘉兴为例,相应医药费以10%以上的高速递增。
在近三年来,我国长三角国民经济统计报表中显示了老龄化逐步加重,以中等城市嘉兴为例,相应医药费以10%以上的高速递增。通过分析嘉兴市三级医院经营情况,发现呼吸病会诊率比较突出,多以老年病人为主,病情严重及合并症较多,医药费也多了。本篇根据嘉兴呼吸科医师为主的嘉兴市医师协会成员于2020年夏天进行了针对长三角地区的中等城市老年呼吸病情况的调研,发现长三角地区老年健康产业孕育着大商机。
一、情况分析
在走访了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的医保局、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有关老年病的一些情况小结如下。
1.有统计显示2019年末嘉兴市老龄化已达26%,其周边城市上海已超35%,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和湖州等城市均在25%左右,然而安徽省仅有18.4%;在长三角地区最为发达的上海、苏州、杭州和宁波之间的嘉兴近三年全市户籍死亡率从7.19‰降到6.79‰,预示着近三年老龄化程度在加重;而嘉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328.38 万人和 413.32 万人,分别增长 3.3%、2.5%;这些与以持续10%以上递增的医药费形成了鲜明差距。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2019年死亡中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其中88%是慢性病,其慢性病中80%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呼吸疾病。老年病通常合并诸多疾病,故病情复杂、死亡率高、护理风险较大,老年医疗费用占其一生医疗费用比例可达60-70%。这样,嘉兴医疗费高速攀升应与老年呼吸病的人群大、治疗需求大有直接关系。在今年夏天调研发现长三角地区的城市10多个医保局,其统计显示了老年人医药费极为突出。
2.经长三角地区的中等城市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统计显示:近三年的死亡率变化不大,使得其老龄化程度在逐渐加重。老年病人多累多种疾病,病源复杂,涉及感染、免疫、微生物、环境、精神压力、食品、物理化学诱因和身体退行性等原因,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关于老年病诊治及康养更是五花八门。在老年病中的呼吸疾病一年内反反复复明显多于心脑血管疾病,病程又长,改善症状也不太明显。在老年病中,经常合并或继发呼吸疾病率、的占比较为突出。因此,老年长寿的最大瓶颈是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疾患。
3.从2012年全球十大死因中呼吸疾病一直居前三。老年病以多种合并症为主,其中最多累及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占到55%以上。再者老年人因生命功能减退,需要的诸如轮椅、拐杖、起搏器、吸氧、口罩、咳痰器、进食、通便和导尿等太多的设备,还有相关配套的老年心理、人工智能型护理等相配套的金融、保险、食品和其他服务等,提示了老年呼吸病相关产业是巨大的。
4.我国相关老年疾病,多以养老院或护理院为主,80%以上老人最终多因呼吸感染而加重病情引起死亡。在长三角区域及全国尚未有专门的大型的老年呼吸病诊治机构,同样更缺少相关老年呼吸病的专科医院。在盐城医保局座谈中提示当地呼吸疾病住院诊治费用1000多元,消毒和口罩等费用也很低,这些都与当地经济产业分不开的。安徽省池州、宣城等经信局相关人员介绍,当地中医药行业有优势,可使治疗相关老年疾病费用降低。但统计显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卫生健康费用都有明显增加,并且幅度大于当地医药及器械的生产增加幅度。
二、对“长三角老年呼吸病诊治形势”的建议
在强化健全我国养老机制上,为了老龄化问题“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本文建议如下:
1.统计显示三年中长三角城市建立起来了许多养老院。以嘉兴为例,近三年市级医院收治呼吸疾病,其年住院病人2万人次以上,年门诊病人达10万人次以上,再有原发心脏病、脑血管病、神经病及肿瘤患者等合并或继发呼吸病人在5万人次以上,其病人75%以上是老年人。目前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都设计了大健康计划。目前嘉兴市卫生行业和医药产业已聚集了嘉兴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纳米研究院嘉兴中心、中科院嘉兴应用中心和第二军医大学等研究团队,不断取得许多的成果。如有国家级老年呼吸病诊治基地,有可能进一步引进国际水准的如医药、器械、食品、科研、金融和保险等大型机构进入嘉兴,有助嘉兴健康产业提升和扩增。
2.嘉兴靠近上海和杭州的县和城镇有近50%老年病人前往上海和杭州诊治,一年相关医药费和其他费用总计不低于1万人次和10亿元。所以请类似嘉兴这样的中等城市相关政策部门给予关注,以引进和扶持针对老年呼吸特色治疗和相关医药产业扶持,降低相关医药费,才能更多地满足老龄服务。
3.2019年底上海户籍老龄化已达35%,60岁以上有518万,杭州市有206.2万人;这些老龄人数和程度都有递增趋势!来自近三年的中国大中城市老龄化健康水平显示:上海、杭州、苏州和宁波都高出各自周边中等城市15个百分点以上。长三角地区的大城市周边中等城市医保局粗劣的估计有30%以上的居民医药费消费都集中在大城市里,这提示了中等城市在养老和健康行业还有较大的缺口!
基于以上原因,长三角地区的中等城市相关部门应再深入调研和考察,更精准地增加医药和卫生产业,实现全面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最后,借鉴武汉光谷南和青岛成立的国家级大健康基地,将整合国内顶级大型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知名高校、医疗检验机构等资源,广聚全国医疗创新人才,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医疗相关医药产业和卫生行业集群,其经济规模可上万亿、就业人员10万人以上。因此,长三角地区应整合老年呼吸病诊治资源,成为长三角区域的健康平台,可能会给整个长三角地区带来又一巨大经济引擎。
(本文发表于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