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中部“璀璨双子星”:武汉遇见长沙 发展一日千里?

微评提示:在之前的《微评》中,我们曾提到:“中西部崛起,无疑是近二十年来,经济生活最深刻的现象之一”。相信大家也有类似感受。近些年,原本并不起眼的中部核心城市,迅速崛起;发展势头之猛、面貌改变之巨,毫不逊色于东南沿海的传统强市。合肥,当然算其中的佼佼者;但从地理位置看,它其实更偏东一些、划入了“长三角城市群”。而真正意义的中部省份、光芒四射的“双子星座”,还要数我们今天的主角:武汉、长沙。

    前几篇城市系列《微评》,有一些网友提出:“比来比去的,有意思吗?”、“两个城市级别不同,哪有可比性”之类,令人哭笑不得。按照这个逻辑,今天的“武汉遇见长沙”,更加不成对手了。武汉三镇,国家中心城市,幅员辽阔、城市建成区面积近800平方公里,坐拥千万+人口。长沙同为省会、却只是地级市;建成区面积不到400平方公里;2020年末人口约800万。从体量来说,显然难以抗衡。

    然而。仅仅执着于行政等级、面积、人口之类的数据,岂非无趣?事实上,这两座城市从古至今,都有深厚的渊源;气候、饮食、方言乃至本地人的性格,都颇多相似。某种意义上,相对杭州遇见南京、广州遇见福州来说,更具可比性;因为——文化同源,同属于瑰丽奇崛的“楚文化”。GDP排名来看,长沙虽不及大武汉的雄踞全国前十(去年遭受严重疫情,仍位列第9),也已突破12000亿,排名15、仅次于传统强市无锡;关键还在于,增速迅猛、引人侧目。

一、文化名城

    看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没错。这是典型的主席诗词风格:从容不迫、磅礴大气、挥洒自如。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南子弟,他对长沙、武汉,实在太熟悉了,留下众多优秀诗篇,包括不少早期作品。诗人笔下,这两座“姊妹”城市,是如此的动人: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州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处?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景物历历如画的同时,作者的才华横溢、襟怀天下,跃然纸上。

    中国近现代史中,武汉、长沙的地位非常突出。没有武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两千多年的帝制,可能还要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到谭嗣同、黄兴、蔡鄂、宋教仁;再到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这一大批顶尖的湖南人物,历史走向肯定完全不同。作为湖南省会,长沙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或求学、或从政,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幅悬挂于岳麓书院大门的著名对联,“惟楚”,到底说的是湖南、还是湖北?迄今争论不休。其实,未必有什么意义。要知道,直到清初康熙年,湖南、湖北两省才开始分设!此前,二者合多于分、同属“湖广行省”;更久远的历史,就得追溯到《三国》关键词“荆州”、以及“楚国”故地了。上边的名联作于清嘉庆年间,离分设才百余年,泛指“楚地”的可能性更大。

    当然了。按现在的观点看,两个城市既有颇多共同点,也已经差异很大,还是分开讲述、慢慢道来。由于它们都是省会、一省之代表;按照习惯,我们分析的视角,也延伸到全省。

二、长沙:湖南崛起的历史渊源

    长沙嗜辣、天下尽知。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席间津津乐道的谚语。作为湖南省会,长沙的各色名菜,比如剁椒鱼头、辣椒炒肉、观音鸭、口味虾......极尽刺激味蕾之能事,让人大快朵颐时,一会儿便汗流满面、甚至涕泪交流;久而久之,却欲罢不能、不可一日无此君。湘菜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怕不辣”的湖南人,也以“霸蛮”的火爆个性名世。

    19世纪末,湘潭著名才子,后得袁世凯亲赠“旷代逸才”题匾的杨度,留日期间作《湖南少年歌》:“...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与梁启超同期所作《少年中国说》,是文学史上的双壁。慷慨激昂,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奏出时代最强音。迄今,也值得湖南人骄傲。

    然而,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屈原以后、近现代之前的漫长历史中,湖南这一带,除王船山等寥寥数例,并没有出现过多少杰出人物!而一进入近代,却如前所述,人才井喷而出,极大地影响历史进程;当代呢,又渐渐归于沉寂。这其中,有什么特殊的历史渊源呢?

    研究的结论,非常意外:太平天国。众所周知,这场为期十余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从广西发动、波及东南全境,几乎摧毁了大清的经济命脉;定都南京后,还挥师北伐、西征,最远打到北京附近,差一点儿、就重演朱元璋“驱逐胡虏”故事。虽然最终,它在各方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却也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对今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有意思:湖南,却是受益者。为什么呢?

    宏大的历史逻辑,错综复杂;限于篇幅,无法详细展开。说三个要点:第一,太平天国起事初期,在左宗棠的力助下,“长沙保卫战”成功。太平军不可遏制的迅猛攻势,意外在长沙遇挫;从此掉头,一路向东发展。湖南全境,所受冲击较小。第二,曾国藩训练湘军,从毫不起眼的“乡勇”、“团练”出发,竟然发展成抗衡太平军最重要的力量,最终曾国荃攻破“天京”、剿灭太平天国!对朝廷来说,功高盖世。从此曾、左、彭、胡一干湖南籍“中兴名臣”,被慈禧重用几十年;湖南自近代崛起,杰出人物灿若星辰,与此有莫大的关联。第三,湘军既是“平定大乱”的主力,在当时的背景下,上上下下、普遍都发了财。太平天国这些年,在富裕东南搜集的财富,通过这种机制、源源不断转移了到了湖南,陡然富裕起来。当地民众普遍重视教育,又“朝中有人”、老乡照应;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便以成功的先辈为榜样,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纷纷脱颖而出。

    除了上面这些政治、军事的渊源。当我们进一步聚焦经济时,不能不感叹:地理条件对经济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比如,湖南与邻省江西比较:宋明时代,江西特别辉煌。唐宋八大家、有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三个江西人;有明一代,江西是出状元郎最多的地方,仅次于江浙的“南直隶”,湖南这一带,则瞠乎其后。要知道,人才的背后、是教育;而教育的背后,是经济!没钱,拿什么给孩子读私塾呢?对,江西之于湖南,确有碾压性的经济实力。而这一切,又与赣江-鄱阳湖-长江的“赣鄱黄金水道”有关:江西通过赣江、鄱阳湖,接入“黄金水道”,上连京杭大运河、下连珠江流域;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将优质的茶叶,尤其蜚声中外的景德镇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经济从此繁盛千年,教育兴盛、人才辈出。湖南、长沙呢?很可惜,远离经济中心、水运条件也颇有不及。

    然而,太平天国运动,摧毁了这一切。太平军自长沙受挫后,一路向东;转战湖北、江西、安徽、江浙各省。其主要活动区域,与清军殊死博杀的焦点,主要就在苏、浙、赣、徽交界的这一带。在战火的烧灼下,江西人口、财产损失惨重,重要的交通动脉,也从此衰落。后来时代变迁,铁路又成了重要的交通设施;清末修建粤汉铁路时,政府最先的方案是沿古驿道修建,穿江西到达广东,然而在湘军崛起、湖南人的争取下,铁路改道湖南。江西的地理优势全失,直到1990年代,京九铁路修建、才算有了南北大动脉。这就是近现代,江西衰落、远不如湖南表现出色的深层原因。

    当然。进历史进入当代以后,湖南自太平天国始、百年的历史机缘,也逐渐丧失,开始回归。毕竟,在外需为主、出口导向的环境下,珠三角、长三角才是明星;与东南沿海一带相比,湖南只是个内陆省份,地理条件差远了。与江西一样,也陷入沉寂。长沙作为省会,之所以只是个地级市,就与经济总量低、长期缺乏存在感有关。

三、武汉:“天下之中”的工业重镇

    与长沙相似,武汉人也嗜辣;能吃辣的程度,毫不逊色。然而,这里并不以什么“鄂菜”名世,地方特色没那么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武汉,实在太大了!很长时间里,它都是全国除上海之外,唯一冠名“大”的城市。这不仅指坐拥“三镇”之地、面积够大,关键还它位于“天下之中”,两江交汇、九省通衢;水陆交通非常发达,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对刘备说得透彻:“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当然了,这里的“荆州”,包括了湖北、湖南全境(当时远未分设),但能够同时北上、南下、东连、西通的,显然非湖北莫属。三国时代,魏、蜀、吴为了争夺这块地方,展开殊死博杀;最重要的两次战役: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在这一带发生。

    当然,拥有四通八达的地理优势之外,武汉也有非常不利的一面:时常面临洪涝威胁。1998年的武汉“抗洪保卫战”、严防死守,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发达的现代社会,这类自然灾害尚很难防范,技术落后的农耕社会,就更别提了!不知道是否出于此,武汉乃至湖北人的天性中,往往带有精明、狡黠的成份,湖南人的个性中就比较少见。“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是全国熟知的戏谑谚语;是否公允姑且不论,至少说明,给人一点“挺厉害”的感觉吧。

    说起近现代的名人,湖北未必有湖南那么突出,但也绝不稀缺:从黎元洪到李必念、董必武、恽代英、项英、林彪、许世友、韩先楚……全国排第一的“将军县”,就是湖北黄冈的红安县;开国后授少将以上军衔的,就达52名之多,可谓将星云集。

    此外,从经济层面看,除地理、交通带来的优势之外,武汉还有一个特殊的机缘。那就是:重工业基础雄厚。不要说比长沙强,可能超过绝大部分南方城市!早在“洋务运动”,张之洞开府湖广总督时,“汉阳兵工厂”就是全国知名的兵工企业。武昌起义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打响第一枪,用的就是“汉阳造”。武汉钢铁厂,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第一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巅峰时期,它的生产规模竟然达到过世界第4!而这一切,又与中苏“蜜月期”时,苏联的大规模援建有关。

    要知道,1953-1957的“一五期间”,苏联援助的156个大型项目中,近1/3落户东北;而也有8家花落湖北,仅次于东北地区;而主要就在武汉。除武钢外,重点的还有: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大冶有色金属等,包括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前面提到的这篇《水调歌头·游泳》,就写于长江大桥建成、主席视察之时。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喜悦而自豪的。武汉在新中国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可见一斑!

最后,提一下武汉的高校优势。据统计,它是全国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本专科生人数,仅次于广州、郑州;研究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没办法,武汉的高校实在太多了!达80多家。知名院校,除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外,武汉理工、中南财经、华中师范、中南政法等,实力都非常强劲。除北京、上海之外,它与西安、南京基本三足鼎立,都是高校名城。这也是长沙无法相提并论的。

    固然有上面说的诸多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却也曾经与长沙一起,成为“中部塌陷”的典型。1990年代、甚至新世纪早几年,这里街道破烂、环境脏乱,街头有人稍不顺心、张口就骂,令人望而生畏;除黄鹤楼、武大樱花之外,真的很难找到亮点。本地人则自嘲,武汉由武昌市、汉口县和汉阳县组成。其实,不少人印象中的武汉,可能还停留在这些画面!

    然而,这些都是过去时了。如前所述,近十余年来,武汉、长沙经济发展一日千里、城市面貌迅速改善,武汉恢复了自己的十强城市地位,长沙也迅速赶超、不可小觑;成就之大,引人侧目。这背后,又藏着什么逻辑与机缘呢?下一篇,我们再予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