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策】机会与挑战并存,“内循环”新格局中浙江的关键路径

    在我国,逐步形成和全面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必要性已经凸显并将持久施行。“十四五”时期,浙江将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有效供给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全方位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方位参与畅通全国大循环,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浙江如何积极融入“内循环”新格局并不断培育竞争新优势?如何有效解决“内循环”新格局发展的认知误区?张雷宝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建议:

--------------1.以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引领“内循环”--------------

    以创新创业引领“内循环”的宗旨和要义,在于通过创造新供给来催生新需求,最终打造高水平的全流程创新链条。为此建议:(1)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是建设“创新大省”的“牛鼻子”。应以超常规的力度、跨越式的速度实现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0%的目标。(2)注重研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注重研发投入的种子效应,全省推广“企业出题、高校科研院所解题、政府助题”等新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3)以高水平创新带动高质量创业。在创新技术转移转化阶段,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股权分红激励、所得税延期纳税等扶持政策,建立市场化的绩效评价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4)发挥资本市场对创新产业集群的催化动能。在技术创新成果转为大规模生产能力的阶段,通过产业链的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催化动能。


--------------2.以高质量的数字经济赋能“内循环”--------------

    近年来我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数字产业能级偏小、区域不均衡性偏大、数字技术综合集成偏弱等问题依然突出,从而限制了数字经济赋能“内循环”的效率。为此建议:(1)顶层设计做规划。在全国率先推进数字经济地方立法并出台《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改变数字经济发展“有计划、无规划”困境,将“数字经济强省”设定为发展总目标,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并分解发展任务。(2)齐心协力“抓四大”。作为我省重中之重的“一号工程”,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大投资”的牵引、“大企业”的引领、“大项目”的辐射以及“大平台”的支撑。为进一步擦亮数字经济这张“金名片”,建议省级层面设立“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并逐年加大投资,主要用于数字经济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此外,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市场化投入才是“主渠道”。(3)城乡一体“促循环”。目前我省已形成以杭州为核心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格局,但数字经济“城乡二元化”特征明显。数字经济引领的“大循环”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建议各地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的路径机制,以“数字农业”为抓手加大产融结合,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通过数字经济的线上优势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4)考核服务抓落实。建议将第三方独立开展的区域数字经济考核结果作为评价行政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以解决地方政府“不愿发展、不敢发展、不能发展”问题;通过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普惠型的云服务支持政策等,着力解决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三不”问题。


--------------3.以高层次的创新策源地拉动“内循环”--------------

    建议学习国内外创新策源地的发展经验,推广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地”的有效做法,在全省范围持续优化创新布局,打造一批高层次、多类型的创新策源地。具体建议:(1)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高校协同创新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校地合作创新共同体,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生态圈。(2)在相对优势产业集聚区,坚持数字经济与新制造业的“双轮驱动”,打造若干省级新兴产业创新策源地,立足浙江辐射全国,从而拉动“内循环”并培育新优势。



--------------4.以高标准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支撑“内循环”--------------

    从支撑“内循环”的角度来看,纵深化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意义重大。为此建议:(1)以纵深化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省域治理现代化改革,从而为“内循环”提供制度保障。(2)以纵深化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数字政府或政府数字化”,从而为“内循环”插上数字经济的金翅膀。把办事的“窗口”当作改革的“主场”,变“群众跑”为“数据跑”,变“反复跑、多头跑”为“最多跑一次+高标准化”,这对打通“内循环”相关领域痛点和环节堵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建议通过相关改革的纵深化,率先在浙江建成“数字政府”、“网上政府”或“掌上政府”,实现更多事项“就近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并以制度的刚性来保证改革成果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