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家长可以“躺平”了吗?

    开学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双减”,一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目的是缓解教育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旨在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提升全民教育满意度。简而言之,管控作业、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与此同时,随着 “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教育部提出了三不允许:

    1.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2. 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3. 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

    很多学校为响应教育部“双减”号召,老师开始少布置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学校没有单元测试、月考、期中考。不少专家和家长认为负担减轻了,会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心情舒畅自然会使得学习效率会提高。学习成绩会提升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收获幸福童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负担减轻了,就能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双减”时代,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倒了”,减少校外培训机构在资本的推动下引发家长的焦虑情绪,严格治理监管把本来给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选择的补课班、兴趣班发展为“全民培训”。根据文件对校外培训的从严监管,并非“一刀切”式关停所有校外培训机构,而是要求培训机构必须依法依规,在规定的经营时间内依法经营,不得进行提前教育、超前教育。同时,放开培训机构的非学科培训。这是让校外培训机构回到本应该有的功能定位上。落实“双减”文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做出转变。简单来说,只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给学生创造多元成才选择,才能把学生从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不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治理就会是治标不治本,“按下葫芦起了瓢”。

    虽然“双减”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焦虑的情绪,但家长真的可以“躺平”吗?事物都具备双面性,减少了平时的考试测评,没有课外辅导的加持,不仅孩子自身不清楚自身的掌握程度,家长更难了解真实的情况了。然而直到期末考试才暴露在学习问题为时已晚,所以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双减”之下,家长需要严格要求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掌握更多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密切联系学校和教师

    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会,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制订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从而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二、提升个人教育素质水平。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多学习教育领域相关知识技能,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课外技能,而

是盲目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

三、学会倾听孩子的心事

    不少家长忙于工作、应酬等长时间不回家,将孩子放在长辈那里带,而隔辈教育大多引发宠溺和娇惯,将孩子变成“小公主”“小皇帝”,十分不可取。家长需要细心关注孩子思想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当孩子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要及时提供帮助,为孩子排忧解难,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沟通互动模式。

四、指导孩子合理利用课后时间

    作业和补习时间的减少,孩子势必会在放学后有更多的实践。对此,可适度安排家务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开展亲子阅读等。与此同时,要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加强孩子网络行为监管,及时发现,及时制止,防止沉迷。

五、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习惯

    阅读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运动习惯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劳动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价值观、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孩子公民意识的培养,兴趣爱好有助于塑造培养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建立自信,积极健康。家长可根据孩子喜好和性格特点,悉心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使孩子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内驱力和自控力也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