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浙江抗疫的侧脸:理解与付出 老实与务实

    一场疫情的遭遇战,最能显现一地的治理水平。从去年到今年,突如起来的疫情遭遇战就像一场场应急考试,一遍遍考验着一地的能力。而对于身处疫情遭遇战中的浙江来说,有些话还是应该讲明白。有人说,不要苛责浙江人,这当然是对的。去年,在疫情阻击战中,浙江灵敏有效的应对策略赢得不少赞许。而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遭遇战,来势迅猛,我们先来看看浙江的生活。

3天免费检测完5万网约车 出租车驾驶员核酸

    疫情来袭,对于生活在杭州的市民来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前几天路上的车都变少了。

    而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来说,普通人如果遭遇疫情,最多也就是隔离,但是,对于街头巷尾奔波忙碌的网约车和出租车驾驶员来说,疫情对于他们,既是风险也是对收入的直接打击。在大多数人的视野中,他们可能经常被忽略。

    但是,从17号到19号,杭州组织了5个集中检测点,免费为全城的网约车、出租车驾驶员进行核酸检测。有的集中点,更是直接采用了类似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模式,车辆单循环开进检测场地,人不下车,完成检测,来了就测,测完就走,不耽误驾驶员赚钱时间,不给社会带来恐慌。


    也就是这3天,全杭州近5万活跃的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都最终完成了核酸检测。

    在这场特殊人群的检测中,没有发生拥挤吵闹,没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更没有过多耽误驾驶员赚钱的时间。这个浙江抗疫的侧脸,是设计者对于网约车、出租车驾驶员的理解。

隔离居民打市长热线:不为自己叫苦 只为一线防疫人员争取更多“待遇”

    在绍兴上虞,一则市长热线的“投诉”很反常,居家隔离的市民打来电话“投诉”:当地为自己准备的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实在是太充足了,有些已经足够,希望能够把这些物资多多调配给在防控一线的人员,而理由只有一个,他们(一线防疫工作者)实在是太辛苦了。

    而这可能是疫情防控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市民“投诉”,这个“投诉”背后,是浙江抗疫的另一张侧脸:市民的理解和对于付出的肯定。

该停的停下来 该赶的往前赶

    最近,浙江有些地方和有些小区出奇的安静,因为这些地方正在进行抗疫情封控,该停的都停了下来,该静的也都静了下来。

    不过,也就与此同时,16号,浙江余杭的杭州西站附近,在湖杭铁路的咽喉位置上,一大早,1万多名建设者戴好口罩,带全设备,开始正式进行铁路全线铺轨。

    铺轨机组隆隆作响,工人喊着清脆的劳动号子一点点将轨道铺向前方,寒冬中,每天12公里,一点点向前推进,完成整条铁路的建设。

    对于浙江来说,疫情防控不只是按下暂停键,该停的停下来,该赶的往前赶,疫情要防,生活也要继续。

    这两相对比,是浙江抗疫的又一张侧脸:老实的做好严格管控,务实的干好社会经济生活发展。

    三个故事,三张侧脸,这也只是浙江在疫情遭遇战中的一点点片段,而更多的侧脸,相信生活在浙江的每一个市民更有发言权,也更有感触。

    对于地方治理来说,疫情遭遇战是场未知的应急考试,而对于一地来说,如何能够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想必很有可能是未来一场场有知的考试。

    对于这场考试,时间持续多久?考试难度又会有多大?可能谁都不能给出一个完美答复。但是,希望更多的人记得,每一张抗疫侧脸背后,我们凝结出的经验和希望。普通人多点理解,大家多点包容,治理多点老实,执行多点务实。而这,也是大家未来真正的财富:自信富足,有智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