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口袋公园”,共享“园幸福”

    “推窗见绿,推门见景”,城市中零散建设的口袋公园,在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将城市美学赋予了更高的价值,是居民在城市中获得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空间归宿。“口袋公园”主要指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其节约土地面积且选址灵活的特点,对于解决城市病,舒缓首都核心区功能负荷的情况起到极大作用,而我国“口袋公园”发展时间较短,设计方案缺乏文化元素,此外,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理论还不够完善。

    口袋公园作为⼀款公共产品,其生命周期本质上有三个阶段:选址、规划和后期维护阶段。在不同阶段,口袋公园都面临着一些难题:

    首先,在选址阶段没有合理考量区位,分布不均匀、可达性不强、位置偏僻或存在道路灰尘或噪音的影响;其次,在选址阶段缺乏对受众人群的考虑,导致建成后的公园设施适用对象不明确;第三,在规划建设阶段,对基础设施的设置不合理,卫生保洁未到位,缺乏大片开阔空间等;第四,在设计中缺乏与文化环境的有机结合,缺少展示城市历史主题的设计,且不与周边建筑格局相协调;第五,归家建设过程中,生态尽管欠佳,植被规划效果不理想;最后,在后期维护阶段,缺少后期管理和维护服务,基础设施因为人为和自然等因素老旧、坏损,如不及时维修或更换,不仅会影响人们的使用,还会成为安全隐患,降低公园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针对这些问题,可从政府、民生、经济层面来给出解决方案。

    首先,在民生层面,在建设初期就可以对服务半径以内的社区进⾏年龄结构、各年龄段使⽤⼈群的需求调查,统计出不同⼝袋公园使⽤者的⽬标需求,结合不同群体需求,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做到因⼈⽽异,因地⽽异,最⼤化实用效益;从⽽提升公园绿地品质和服务功能,营造市⺠喜爱的公共空间。除此之外,在设计上应注᯿采用植物、⽔景、地形、建筑四⼤设计元素,根据不同的地形、空间和⽂化环境采取美观宜⼈的园艺设计。

    其次,在政府层面,可以借助评价模型,还可以对已建成的口袋公园的实际效⽤进⾏客观考量,从⽽客观评价已建成公园的实际效益,协助政府对⼝袋公园的⽇常管理与改善。此外,政府应动员社区⼈员参与维护改进的⽇常活动,节省政府的财政开⽀,且可以提供相关就业岗位,做到便⺠利⺠的同时,缓解⽇益加剧的就业压⼒,缓冲城市⽼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最后,在经济层面,基于不同的经济时期,不同城市的经济水平(包含地价、物价、人力资源资源价格等),结合不同的区位因素、地理环境,等等构建口袋公园。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地区,采取预算最低法,集约利用;对于区域居民社会福利需求大且财政支持力度大的地区,采取福利最高法,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对于经济发展与民众参与水平同样重要的地区,采取福利成本均衡法,统筹规划时间、资源等要素的使用。


    感谢“策论中国2021”参赛团队《城市精细化治理:“⼝袋公园”建设调查研究 ——以⾸都核⼼区为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