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秋学期开学,中小学生要上劳动课啦!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意味着,从2022年秋学期开始,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旨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继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具体来看,劳动课程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别,每个类别下设若干任务群: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此外,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任务群的内容难度和目标设定都有差别。

     当前,社会总体对于劳动课的设置都表示了热烈的支持,但是在地方政府和学校具体落实劳动课部署,以及家长和学生配合完成劳动课内容的过程中,也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平衡劳动课和其他学业课程的均衡发展,切不可顾此失彼。一方面,要防止部分学校在升学考试压力导致在劳动课设置上走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要预防劳动课过度占用学生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时间和精神占比。为此,各政府部门可配套相关指导意见和规范考核标准,完善多元评价机制,聘用专职的劳动教师队伍,引导学校科学建设劳动课,保障“双减”的顺利落实。此外,学校也要注重安全保障的相关配套偶从措施,包括组织安全讲座,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培训教师急救措施并时刻关注学生,不让学生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等。

    其次,要在劳动课安排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到精准化安排。对于在落后地区的中小学生而言,除日常学业外,其本身就承担了很多家务劳动,如果设置劳动课不仅压缩了他们的学业时间还导致了劳动过量,那就违背了国家开设劳动课的基本初衷。故而,对于部分学生可考虑开通免修申请渠道。另一方面,鉴于我国各地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在一些国家统一的基本劳动课内容基础上,也可以进行特色设置和开发,突破单一的形式内容与场所,结合当地生态保护和人文历史,在劳动中强化“爱土爱乡”意识,提升学生建设家乡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最后,引导家长和老师形成从单一到多元化的正确成才观。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学习知识从而获得权力与财富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政策获得了众多家长的支持与响应,但是也要看到,存在部分的家长和老师以及把学生的知识学习放在比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劳育更重要的位置。因此,一方面,学校可以采取更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并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期奖励成眠加入劳动考核指标,从而形成激励。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整个社会层面改变传统观念,通过宣传劳动模范先进事迹,表彰学生中优秀的劳动积极分子,挖掘中华文化中的劳动美德故事和杰出人物,多方位鼓励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营造尊重劳动创造美好社会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