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消失的村庄”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

    基层乡镇治理工作中村庄撤并改革被广泛认为是优化乡村空间、经济环境的措施之一,然而其在推进过程中却夹杂着地方政府在公共利益和地方私利的多重动机,村庄撤并改革对乡村环境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亟待解决。

    聚焦“村庄消失”的争议矛盾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村庄人口规模为标准分析不同规模下村庄撤并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可以得出初步结论:(1)总体来看,村庄撤并改革将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但在不同村庄规模地区却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效果。(2)小规模村庄地区村庄撤并以改变村庄零散分布的空间布局为目的,实现规模经济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村庄合并后地区的发展机会大大增加,财政支出利用效率提高,农村居民相较合并前更不愿意离开农村,人口流出减少,资源要素整合后企业也更愿意进入农村地区,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并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缩小。(3)大规模村庄地区村庄撤并可能以城市整体发展建设为目的,撤并规模原本适宜的村庄来获得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以此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村庄适宜规模受到破坏,制约乡村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发展突破土地制约的束缚,获得效益更高的土地投资价值,双重效应促进下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体而言,村庄撤并改革应优先考虑1200人/村以下的小规模村庄,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改善小规模村庄地区的发展环境;而在2200人/村以上的大规模村庄,村庄撤并改革应更谨慎地实施。

    为推进基层乡镇治理工作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村庄撤并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以村庄规模为重要依据,优先撤并小规模村庄

    村庄规模应作为村庄撤并与否的重要参考因素。合理的村庄撤并能够在同时提高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收入的基础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不合理的村庄撤并不仅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会损害乡村的利益。据此,村庄撤并工作应优先考虑空间分布散乱复杂、“空心村”占比高及过度竞争的小规模村庄地区,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乡村地区的区域中心,引入相应的公共服务资源及基础设施资源,优化区域整体的发展环境。

    地方政府应在充分考虑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后,针对地区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标准进行村庄撤并工作,优先考虑规模小、人口流出比例大的村庄进行合并或就近兼并工作,保障这类村庄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优化土地增减制度,严防改革异化

    尤其在村庄规模大的地区,村庄撤并改革的工作应与城市建设保持相对独立。国土资源部相继出的《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意在保护农村耕地面积,但在实施过程中异化,却成为地方政府行政推动村庄撤并的动力来源。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要政绩考察的标准下,村庄撤并工作不仅得不到合理规划,城乡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失衡。已有研究表明部分地区村庄撤并工作过程中,给予的安置费用极低且并没有保障合并后村民的生活工作;除此之外,村庄是否合并也不应以安置费用的水平等具体经济因素为条件,乡村福利是否会增加是地方政府应该衡量的标准,而“土地增减挂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地方政府进行村庄撤并的抉择。因此,应通过优化制度改革,制定更为具体的村庄合并标准及村庄合并后绩效考核,以此来防止地方政府出于土地出让金而进行村庄撤并改革的异化现象。

村庄撤并应配有相应的财政支持

    村庄撤并改革可以促使财政支出有效利用,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究其原因,合并小规模村庄能发挥集聚作用,乡村空间的重塑建立了核心区域,优化了村庄在区域范围内的空间布局。但相应的,乡村结构优化后必须要有相应的财政、政策支持。合并后,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将大大提升,核心集聚区的建立打破了以往“摊大饼”式的财政支出模式,提高了财政支出的“针对性”。村庄撤并工作往往以实现规模经济为目的,但撤并工作不应仅停留在空间布局的优化,有关农民生活住行的工作也应受到重视,后续应落实一系列相关政策,以地方政府财政、政策为依托,通过市场力量给乡村发展带来更多的福利和机会,推动高质量城镇化建设进程,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乡村振兴。

撤并工作应以人为本,以产业为依托

    村庄撤并很大程度上是为解决人口大量流失、偏远散乱分布的“空心村”,撤并后的村庄不应重新变为准备“空心”的村庄,应想办法优化合并后的新区域,注入乡村活力。其中,人是乡村中最重要的因素。村庄合并后人口流出将减少,进而削弱了人口流出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抑制作用。合并优化了乡村区域的空间布局,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应关注到合并后如何留住当地人口,尊重当地居民意愿,保障其生产生活,唯有人的留下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另外,撤并后乡村区域的经济环境将大幅改善,应抓住机会,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入驻乡村,以产业为依托,创造丰富就业岗位,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乡村振兴。


感谢“策论中国”参赛团队:浙江工商大学《“消失的村庄”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团队报告!



责任编辑:毛岩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尊重原创,转载请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