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策】从“一支队伍管执法”到“一支队伍善执法”——龙港市综合行政执法体系迭代升级的做法与启示

    温州龙港,是个屡创奇迹的地方:改革初期,由5个小渔村“蝶变”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2019年9月,撤镇设县级市,创新“大部制、扁平化”体制;2020年9月,《龙港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获省批准,“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由此展开,“一支队伍管执法”体系率先形成。此后,又直面挑战、主动加压,积极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向“一支队伍善执法”迭代升级,努力为全省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路。浙江大学吴金群教授等认为龙港市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迭代升级做法对全省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一、龙港市“一支队伍善执法”的做法特点

    1.创新治理机制。一是健全党建引领机制。坚持将党建工作和与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成立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成立市委副书记、政府副市为双组长的改革工作专班加强协调,突出以党建思想统一改革认识,以标准化“三会一课”、常态化主题党日、制度化廉政建设等党建活动凝聚“善治”共识。二是建立执法事项调适机制。先后5次发布调整执法事项清单通告,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执法领域从9个扩展至31个,执法事项先由318项增至3143项,再降至2681项,在动态调整中不断优化。三是形成多元协同机制。通过明确“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落实业务主管部门日常监管责任;通过梳理执法监管一体化事项 、执法监管“一件事”,在明确执法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权责的基础上有机协同。还通过“两代表一委员”执法评议,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民主监督作用;组织儿童市容监督队、“港姐”志愿者服务队和利箭救援、博德救援等社团组织,引进万科旗下“万物云城市管家”,共同参与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等方面管理服务。四是推行柔性执法机制。对自我管理好、信用等级优的市场主休实施“信用管理”,非必要不开展现场检查,初次发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在法律框架内给予一定容错机会。目前,全市梳理形成柔性执法事项196项。

    2.建立健全制度。一是制订方案。制订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专班工作方案》等谋划指导改革,建立领导干部干预执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查处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二是出台意见。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执法局联合出台《关于共同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做好线索通报、案件移交、协作配合等方面衔接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尤其对合作程序、材料规范、办件时效、失职追责等方面予以细化量化。三是坚持律师驻局制度。聘请专业律师团队轮流驻行政执法局提供法律法规指导、执法案卷评查等工作,为提高执法质量提供第三方力量。

    3.提升执法能力。一是加强实战培养。推行“全员办案”制度,要求所有人员要投身一线,通过建立执法办案绩效指标体系,对每个执法队员进行办案质量量化评定、每月通报。二是开展结对培养。实施以师带徒、以老带新等方法,开展一对一帮扶、手把手帮助新同志能力提高。三是实施灵活方式培训。常态化开展专题轮训,有效利用上挂下派机会锻炼,适时开展军事特训、执法讲坛活动,确保每位执法人员每年培训不少于40个课时。目前,执法局执法队员持执法证比率超过85%。

    4.实施执法标准。一是制定标准。龙港市作出《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规定》,对受案、立案、调查取证、法制审核、处罚告知等18个执法程序进行规范统一,重点统一执法文书、执法程序、执法证件、自由裁量权,完善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机制;正在拟订《龙港市综合行政执法标准体系》,力争形成管总、综合、全面执法标准;拟订《数字化综合行政执法办案中心建设与运行规范》,助力提高执法系统建设标准化水平。二是执行标准。在硬件上,着力推行执法装备标准统一,如统一执法服装、执法标志标识、执法车辆、执法装备等,提高队伍整体辨识度;在软件上,重点围绕信息数据共建共享,专门制订信息数据标准,包括执法监管要素、协同指挥、监管检查、处罚办案、执法监督等数据标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三是宣传标准。在公共数据共享平台上宣传涉及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等,宣传各类行政执法工作流程和行政执法事项的自由裁量标准,让所有执法人员都能快速获取相关执行标准。

    5.深化数字改革。一是推进执法事项上线。集成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刑衔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执法监督等执法全流程要素,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证据互认,打破“信息孤岛”。通过逐步普及一线执法队员执法记录仪、手机执法仪等单兵装备,搭建日常工作、后勤保障等功能模块,实现专项行动、市容管理、行政许可、投诉受理等业务线上流转、整合互通、自动统计和智能分析;开展无人机“综合飞一次”非现场执法。二是推进协同指挥上屏。建成集指挥、查询、协同、执法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执法监管协同指挥体系,对上衔接省级“基层治理四平台”,对下统筹基层行政执法力量,同步兼容12345政务平台、矛调中心等7个系统,促进执法指挥与一线执法人员移动终端有效贯通,联合执法效率提高87%。三是推进执法效能上像。对内,依托执法系统强化廉政风险点防控,全流程记录每一个检查事项、每一次处理结果,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绩在评;对外,加强对执法监管结果的群众满意度反馈,促进执法监管效果具像化。四是推进配套服务上网。创新具备强大检索功能的执法“e助理”功能模块,为执法人员提供“百科全书”式的法律法规、办案实务和判例指引。自该场景应用上线以来,联合执法效率、举报事件处置效率、取证立案效率分别提高87%、98%、85%。

    二、龙港市“一支队伍善执法”对全省行政执法改革的启示

    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因地制宜。龙港市从改革推出“1+2”执法模式、组织形成“1+3+5”执法架构到最终形成“5+27+102”网格执法小组工作机制,或者创新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柔性执法等机制,均是基于“大部制、扁平化”的行政特点,基于“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总体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下的探索创新。各地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需要深入研究,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对策,脱离实际难有成效。

    2.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理清关系。执法事项划转之初,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管与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界线会有模糊地带。龙港市一方面通过动态调整事项清单、拓展“一件事”场景应用,不断调适部门间事权、职权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协同和推进标准化建设等手段,特别是有效组织市场主体、社团成员参与共建,较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各地在推进这项改革中,需要运用清单梳理、部门协作、社会协同、技术标准细化和监管规则深化等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同时允许试错容错和纠错,为深化改革营造宽松环境。

    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从“一支队伍管执法”向“一支队伍善执法”转型,主要考验的是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龙港市通过以战代训、以老带新、以师带徒、律师驻局等方式使培训事半功倍。各地在推进这项改革中,需要切实加强对执法人员执法能力的培养锻炼,使他们快速实现一专多能、更好适应岗位所需。

    4.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监督权力。龙港市通过把执法裁量权限晒出来、执法监督体系建起来、法律专业人员请进来等办法和经验固化为制度等手段,促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各地深入推进这项改革,需要以构建高效协同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为重点,加快形成对执法活动全方位、全流程闭环监督,助力提高行政执法法治化水平。

    5.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数字赋能。龙港市通过推进“上线”“上屏”“上像”“上网”等改革与数字赋能,综合行政执法效能得以有效提高。各地深入推进这项改革,需要持续推进权力规则化、规则数字化、数字智能化,不断优化“大综合一体化”数字执法平台功能,更好发挥数字化改革引领、撬动、规范作用,更好实现行政执法全方位变革、系统性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