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 如何守住“留守儿童”的幸福童年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外出务工的父母和留守在家的孩子有了短暂的团聚。团聚过后,随着各地经济回暖,复工复产正在如火如荼进行,面对旺盛的用工需求,务工人员既欣喜又担忧,喜的是工作机会多了,努力拼搏可以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忧的是又要背井离乡,告别亲人,无法履行其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监护责任。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画面:孩子不舍父母离去,哭得撕心裂肺,父母在离去路上偷偷抹眼泪。父母外出务工后,这些孩子一般是隔代监护,学习教育情况堪忧,长期与父母分离,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无法从父母处找到情感支持,性格行为会有缺陷,再加上没有父母监管,饮食卫生情况存在一定隐患。这一类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他们是我国广大农村、城镇地区存在的一种特殊儿童群体,主要由于儿童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造成的部分儿童处于一种亲子离异的现象。

    说起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展开,首先,从全国经济发展的背景来看,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经济需要大量劳动力,中西部地区打工者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前往东部沿海地区,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城市和农村发展也不平衡,农村的廉价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其次,教育观念影响人的行动方向,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素养不高,他们拼搏只为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当然物质基础能逐年提升已经是很大进步了。但对于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没有受到重视。再次,社会对随迁孩子的支持力度不够高,对务工父母来说,孩子在老家有父母帮忙监护,虽存在代际沟通问题,但已是最优解决方案,如果孩子带在身边,可能还要带上父母,那对农村父母来说并不友好,如果不带父母就会增加育儿日常开支。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各种需要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空缺。大部分人的儿童时期,心里都会住着偶像,以偶像为目标,拟定梦想,努力前进。对于孩子来说,第一个偶像很大可能是父母。因此,孩子的梦想、与父母的对话甚至是同世界交流从一开始就被赋予特别的意义。

    “留守”儿童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解题思路无非两个方向,第一种是父母双亲留在家乡工作,陪伴孩子成长,另一种就是孩子跟着父母流动起来,来到父母工作的城市生活学习和成长。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实施,各地大力推动返乡创业就业、就业扶贫,为从源头上减少儿童留守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带来了就业岗位和工作机会,再加上各地都开始对父母进行宣传引导,强调父母是家庭监护的主体,部分父母为了孩子主动返乡,与子女共同生活,减少了儿童留守现象。

    如果孩子跟着打工父母,流动到城市,那随迁子女就地入学等社会公共服务问题就值得关注。全国各地出台相关政策保障该群体的合法权益,比如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降低入学门槛,建立随迁子女关爱帮扶机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另外,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将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基本服务保障,让他们在城市里找到归属感。

    不管是父母返乡,还是孩子流动,能够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固然美好,但对于那些不得不离开父母,和其他亲人生活在乡村的孩子来说,也有另一种美好的力量在逐步成长。因为有一群人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成长。这群人不是孩子父母,但承担了部分父母的责任,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温暖孩子,指引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他们是乡村支教老师、大学生志愿者。这些年,随着各地“爱心支教,志愿助学”等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来到乡村,为留守孩子的教育撑起一片蓝天。取材于原汁原味乡村的电影《远山花开》以孩子们内心渴望与“没有出镜”家长背后的深度精神交流为主线,真实还原乡村生活和留守儿童的淳朴天真,生动展示支教志愿者与当地教育工作者和干部群众为改变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态的精神面貌。

    留守儿童这个群体,需要从家庭到学校,政府到社会,共同担责。家长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等互联网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学校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填补“父母缺位”带来的情感空白,最大限度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社区应筑牢关爱防线,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整合社会力量,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辨别是非,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家长、学校、社会之间的监管网络,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让留守儿童和普通孩子一样共享成长、成才的机会,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