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三生三感”:借鉴日本里山模式助推我国未来乡村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新阶段,广大乡村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逐渐迈入全面振兴发展新征程。古往今来无论东西,乡村都是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和社会生产的高度融合体。我国乡村从本世纪初大规模推进新农村建设到近年来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和“未来乡村”,发展模式不断创新迭代升级,发展成效也得到举世瞩目。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以来,“两山”理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和高质量发展新理念的体现在全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未来乡村”作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其建设愿景在于通过统筹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空间,在乡村生态、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各显其美的同时,与现代文明和产业形态水乳交融,使农民的生活将变得更富足、更健康、更智能,从而提升乡村居民的共富“三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富愿景下的“未来乡村”建设是“中国乡愁”和“三生共赢”的融合载体,也是提升共富社会“民生三感”的实现路径。

    通过梳理现代日本里山富丽乡村的建设实践经验,以浙江衢州莲花未来乡村为例,对扎实推进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案例比较与启示

    日本富丽乡村实践强调了乡村作为“人——自然”复合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多元价值,通过政策、规划、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手段,保障乡村的公共服务与城市均质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共生为核心理念下“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里山模式。但是,日本数字化服务程度不高和日本人对隐私的注重等原因,导致数字化在日本乡村建设的很多方面难以渗透,比如乡村治理、乡村生活等,其数字化应用场景主要体现在农业大数据和农业智能化,同时随着日本社会的高龄少子化,人口危机潜伏,如何可持续发展仍存在问题。

    浙江衢州莲花未来乡村的实践探索,以数字赋能为基础,数字化功能植入,通过三生融合,三主合力打造一个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化未来乡村,是呈现未来元素、“内外兼修”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区。但是其探索过程中仍存在基础设施、人才等短板和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数字素养等突出问题,对此本文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二、相关政策建议

    1.数字赋能全方位增强乡村区域向心力

    在建设未来乡村的过程中,贴近民生、体贴民意既能增强乡村向心力,也能实实在在提升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安全感”。首先,优化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电信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完善建设高质量乡村居民生活环境和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实现全域基本公共服务高水平均等化,并且基本覆盖行政村。其次,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将数字技术渗透到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助力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再次,建立大数据合作平台,结合当地村民、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促进多元权益关系人的参与合作,共同打造“和谐而抒情”的未来乡村,吸引增强乡村向心力,积极推动城乡各要素的双向流动。最后,以生态空间优化与保护为基础,利用地域特色元素,结合当地文化有机结合对农村景观进行设计、改造村落,打造“一村多景、百景连线”的景观格局。

    2.多措并举助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农产品畅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链发展是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来源。一是“内外兼修”,发展现代精细农业。确保质量建立起一套良好农业生产规范,遵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大对水稻、水果等种质资源的创新培育力度,注重内在品质的同时也注重外在包装的精美设计,精益求精打造农产品中的精品,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精细农业,打造国内外知名农产品。二是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建立水稻、茶叶、林果业、养殖业等产业大脑,开展智慧农田建设,建立农田大数据采集通道、农田时空大数据库、农田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同时,加强数字乡村、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宣传和示范,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作为相关的软件开发企业,兼顾农村、农民所需,多开发方便农民掌握操作的应用软件,双管齐下,弥合数字素养鸿沟。三是接“二”连“三”,跨界融合。重点发展三产交叉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一三产业融合的农旅发展模式,通过强化广域山海协作,鼓励省内外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到未来乡村设立产业链环节,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功能、推动技术渗透、强化利益联结,跨界集约配置土地、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探索出农村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多业态,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3.农业协助组织护航农民增收路

    从外部组织到内生动力,多管齐下,保障农民增收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建立省域健全的农业协助组织体系,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建立省域强有力的统一体系,把各地农民、农产品、农业信息、农业资源都纳入进来,共建共享。利用组织和网络做到数据共享、信息透明、统购统销、指导生产、集中交易,统一乡村大市场。二是发挥内部 “五自”功能,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强调农户的 “自我服务、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奉献”。

    4.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为未来乡村注入动力

    首先,从政策保障返乡建设的合理待遇;从乡愁情感感召,通过乡土情连接反哺乡村建设,吸引人才回流。其次,加强与科研院校、企业等的合作,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不断为未来乡村的建设贡献新点子、新方案,建立高素质人才梯队。最后,为人才融入创造有利条件,从技术、管理等层面强化对不同类型专业人才的培育力度;从资金、技术等层面强化对乡村人才创业活动的支持;从组织管理、功能发挥和政府服务等方面优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留住人才带领组织发展,助推未来乡村的建设。


    感谢“策论中国”参赛团队:浙江工业大学《“三生三感”:借鉴日本里山模式助推我国未来乡村建设——双案例调研比较分析》团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