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带娃不应捆绑“随迁老人”

    之前,有一段有关带娃捆绑老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来城市带娃的外婆向女儿请假,准备回老家休息几天,女儿让她把两个孩子也带走。外婆情绪崩溃,母女发生争吵并引发网友热议。

    视频背后折射出庞大的“随迁老人”带娃群体,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18)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她们不计报酬,承担“育儿嫂”的工作量,有时候因育儿观念不同,受到年轻父母的指责。他们是夫妻一方的父母,因子女工作、结婚、生育等原因,为照顾祖孙辈,选择背井离乡的生活方式。

    低生育率背景下,一方面鼓励生育的政策随之而来,比如杭州首次向同一对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户籍登记在杭州的家庭一次性发放育儿补助,二孩家庭5000元,三孩家庭20000元。消息一出,评论区就有声音指向更紧缺的带娃需求,希望发个“育儿嫂”。另一方面,生育并非只是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的辛苦,更有日后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有了孩子,父亲继续上班,基本没受影响,如果母亲在产假结束重返职场,那对条件一般的家庭,带娃重任很大程度上由双方父母扛起。对大家庭而言,老人分担家务,照料孩子,是创造生产力的表现,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分工是很多家庭的理性选择,往大了说,还为国内GDP的增长贡献了力量。可以看到,当前的职场和生存的压力下,隔辈带娃是城市青年常见的养娃方式,但这不代表“随迁老人”带娃理所应当,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带娃不比工作轻松,反而更费心耗力。

    随迁老人带娃,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孩子3岁以前,照护者全天候守护,负责吃喝拉撒所有大小事情,具体到每天喝奶、睡觉、换尿布的数量和频率,根据孩子哭声辨别出需求,有时还需要边运动边抱哄,因此,照护婴儿要求养育者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随迁老人大多是退休老人,日夜兼程照顾孙辈,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对身心都是一种挑战,时间一长,难免会有一些小问题。出于不希望麻烦子女的考虑,他们会选择忍一忍就过去了。因为去医院会面临不熟悉城市公共交通、手机智能操作、医院就医流程等现实,再加上异地就医费用报销困难等问题,会成为他们就医路上的拦路虎。

    随迁老人带娃,要关注他们的社交需求。阳光明媚的上午,老人们会带着孩子在小区广场玩耍,他们的社交身份多以孩子小名冠名,比如“米糕姥姥”、“汤圆奶奶”等,每天因孩子聚在一起,讨论育儿问题。因照顾孙辈相识的邻里来自全国各地,看起来很熟悉但可能连彼此姓名都不清楚。这不同于他们乡村社交,同一方水土,同样的口音,知根知底的邻里关系。他们的生活方式、语言表达、饮食习惯等都在漫长岁月里固化。来到子女身边帮忙带娃,社交圈从原本的乡村缩小到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随着家庭小型化发展趋势,城市住房空间狭小,不像农村自建房宽敞,父母、子女以及孙辈住在一起,难免因育儿观念不同产生摩擦,加剧了随迁老人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缺失。

    随迁老人带娃,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有不少新闻报道老人带娃带出了抑郁症,因此老人心态是否乐观向上,睡眠是否良好等问题需要重点观察。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看着朋友圈同年龄段的朋友,退休后环游世界,看遍祖国大好河山,那一张张的旅游照展示退休后的美好生活,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子女可以合理安排老人的休假时间,鼓励老人外出旅游,换种心情,享受清闲。另外,老人的精神需求也表现在和子女的日常交流上,比如一起吃饭、聊天,而不只是关注孩子。

    既来之则安之,为了更好的生活,随迁老人应该从孩子开始,打开突破口,积极交流除了孩子以外的话题,在交流中,从陌生到熟悉,构建新的社会网络;勇于走出家庭,带娃之余发挥专长,参加社区举办的活动或者小区舞蹈队与歌唱队,收获成就感。

    社会应该关爱随迁老人,对该群体提供涵盖日常生活的支撑。此前,江苏出台《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提出,老年人到子女所在城市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有关部门应当在户口迁移、医保结算、公共交通等方面给予便利。专家学者建议“加快户籍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消除人口自由迁徙制度障碍,实现医疗保险随人‘迁徙’。”社区应加强基本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推动随迁老人融入社区,引导他们调节不良情绪,走出户外体验生活。

    最后,父母帮忙带娃是情分,不是本分,年轻夫妇将孩子交给父母的同时,更应该反思如何才能让这份情谊可持续,社会在鼓励生育的同时,也要重视怎样才能将配套资源普惠到更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