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键盘侠“出征” 片甲不存?

    2023年伊始,就有两则因网络暴力导致的惨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则是24岁女孩因染粉色头发和爷爷分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遭遇大规模网暴后患上严重抑郁症,半年多后去世。另一则是38岁网红青年“管管”因不堪忍受“黑粉”言论攻击,结束生命证清白。

    生命的逝去让人惋惜,本应有无限可能的美好青春,就这样离开了世界。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足见言语威力之大,文字的力量更是胜过千军万马,战斗力不容小觑,用的恰当可以鼓舞人心,用不好则会摧毁希望,在互联网的传播机制下,语言暴力的破坏性和杀伤力更会被放大。不可否认,很多人关心世界,但对社会万象的包容性和接纳度并不高,网络让人丧失对他者的共情,缺乏对遥远事物的多元理解,甚至不自觉地站在美好的对立面。

    武汉“糖水爷爷”摆摊卖了17年的糖水,坚持2元一杯不涨价,这原本是传递城市温度和人性真善美的暖心事,却有9万人质疑糖水不卫生,还有人造谣子孙不孝、无依无靠,最后逼的爷爷放弃做糖水生意。值得注意的是,这9万人中可能很多只是从众心理下的点赞和跟评,并未经过严肃思考,正如《乌合之众》里写的“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如果没有网络暴力,卖糖水也许是这位爷爷老有所乐的一种方式,而不纯粹是为了盈利。

    从各种案例中可以看到,网暴事件有一些共同点,首先,被网暴对象在网上分享的美好事物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说直白点就是和一般人的认知不同,比较新奇;他们是众多平民中的一员,在遭遇网络暴力后,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证据,一次又一次申辩,但在证明清白无果后陷入无限循环。其次,网络施暴者也有共性,他们总能找到奇特的点,发动网络力量,制造攻击性语言,将那个被他们自定义的问题无限放大。对于施暴者,从网民心理视角分析,去个性化心理,网络的匿名性成为不当言论的保护衣;自我满足心理,网络空间成为发泄个人情绪的平台;法不责众心理,群体的攻击行为不会追究个人责任。当然,法治意识薄弱也是重要原因,没意识到侵犯名誉权、隐私权已经构成了违法乃至犯罪行为。

    很显然,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良性的网络监督促进事情解决,比如近年来遭曝光的消费者侵权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后形成公众舆论,最终倒逼企业重新整顿,为消费者保驾护航。但网络暴力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用唾沫星子抨击普通网民,使得被网暴者毫无反击能力。因此,面对网络,要甄别信息来源和真实性,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必要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权责也是共存的,拥有在公共空间里发表言论的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近年来,通过开展“清朗”系列等专项行动,整治网络暴力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网络空间的蓝天需要社会各界守护,从社会、个人、司法、网络平台等多方共同发力。

    社会应积极构建心理干预机制,开通社会心理热线,及时为各类被网暴的对象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渠道。要知道,关键时刻的一句安慰,可能是对方无力背后的最后一根稻草,有时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甚至可以挽救一个生命。另外,普法教育也很重要,相关部门可以开展与防止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知识进社区、学校、单位等活动,讲解网络暴力的案例以及如何防止网暴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促进网民知法、懂法、守法,合理合法地发表公众言论。

    网友应学会关爱世界,提升包容度,评论热点事件时,不要让恶意的揣测占上风,不信谣,不传谣,发表的言论要实事求是,没实证的情况下,不跟风评论也是一种善意的表达。学会构建自身心理防御机制也很重要,勇于跳出虚拟的网络,回到现实做真实的自己,尽量避免不当言论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言论可能只是为了一己私利,或者寻求心理认同。“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如是说。

    从已有法律情况看,2022年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2020年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在保护网暴当事人,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依法从严处置处罚等方面有所体现。未来,精准定义网络暴力并完善相关法律,加快网络暴力专项立法,比如《反网络暴力法》,构建网络暴力常态化治理机制。网络平台守好关口,严格巡查网络言论,对网暴内容及时处理,对被举报的网暴账号进行禁言、查封。

    合理上网,合法评论,键盘侠在按下发送键前,应三思而后行,避免主观臆断、过激表达。只有抵制网暴,构建健康清朗的网络生态,广大网民才能在网络空间里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方颖,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