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策】进一步推进我省乡村集成改革的建议——基于长兴的经验与启示

    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短板弱项在乡村,改革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在乡村。2020年,我省正式启动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以破解乡村改革条块分割、单兵突进、不协调、不配套等难题。长兴县作为全省首批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着重激活沉睡资源、治理力量、数字牵引、系统集成四大动能,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乡村集成改革体系。浙江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基于长兴的实践经验与启示,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省乡村集成改革的建议。


    一、长兴乡村集成改革的做法与成效

    (一)集成乡村沉睡资源,“整村经营”增强集体经济内生动力。一是梳理资源明确整体定位。将整村作为一个产品策划,系统梳理村庄内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以及村民闲置民房等资源,纳入农房盘活数字化应用统一管理。以设计为总牵头,统筹精品村工程建设和运营项目招引入驻,一体化改造,以出租等形式,累计盘活农房、集体资产超过200处。石泉村利用村内闲置土地资源,投资1.5亿元建设联畅科技港标准厂房项目,年增收100余万元。二是多元资本共活源头之水。导入产业基金助发展,成立乡村振兴专项基金,基金规模达2.5亿(首期5000万元)。探索“基金+政府+公司+农户”模式,推进产村一体化发展,发展美丽经济。与专业运营团队合资成立强村公司,以“投资+运营”盘活闲置资产。三是多维联动共享经营红利。招募“乡村合伙人”,打造“乡创空间”,串联不同业态,形成乡村业态综合体,有效促进乡村业态抱团发展。村集体享受“租金+分红”,老百姓以“租金+股金+薪金”实现增收。2021年以来,村民租金收入上涨超130%;2022年1-9月,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228.43万元。

    (二)集成乡村治理力量,“户主大会”激发乡村集成改革活力。一是使户主大会成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诸葛会”。县委书记带头面对面听取党员、村民代表对村镇发展的意见。组织新上任村干部开展“三访三问行动”。通过访民情、访短板、访难题,问计普通群众、问计困难群体、问计乡贤能人,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逐一记录、分类梳理、分析采纳,累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二是使户主大会成为创业奋进、齐心干事的“阅卷会”。通过述职表态应考,竞职亮晒比考,现场打分评考,推动村干部深入践行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引导广大村民选人干事、以事择人,更主动积极参与村务决策、管理,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群众力量。三是使户主大会成为鞭策激励、上马开干的“誓师会”。长兴县把户主大会作为“发令枪”,全面唱响“干中换、换中干”主旋律,全村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上好开门第一课、抓好开门一件事、打好开门第一仗,团结带领群众抓落实,确保精力不分散、工作不断档、发展不停步,以实干赢得群众支持点赞。

    (三)集成乡村发展要素,数字化平台增添乡村集成改革动力。一方面,再造“未来乡村”治理业务流程。长兴县“未来乡村”应用围绕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的要求,立足乡村社区基本单元,聚焦乡村治理和为农服务两大核心需求,打造“乡村一站式”治理服务平台。“长兴码”作为“未来乡村”通用版本子应用入选浙江省政府数字化改革“观星台”优秀应用,并受到浙江日报、浙江之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另一方面,打造乡村集成改革数字化应用场景。以一中心、一码(“浙农码”)、四大场景和N项感知的“141+N”为总体架构,长兴县重点打造乡村治理、乡村环境、乡村服务、乡村经营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场景多跨协同,实现基层治理一网统管、信息服务一键直达、民生应用一网通办,乡村办事效率平均提高60%以上。

    (四)集成乡村惠民服务,“文明诚信码”提升精神富有效力。一是把思想工作做到家,最大限度争取理解支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掌心长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园广场展览等方式,大力宣传文明素养、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及各村德高望重人员组成的2572名“和治理事会”成员,进行文明诚信档案建设入户宣传和参与季度评比。二是把组织体系建起来,一贯到底确保有人抓管。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有责任。打造县镇村三级文明诚信档案建设工作体系。县级的文明诚信档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文明诚信档案建设的顶层设计;镇级由各乡镇(街道、园区)党委副书记牵头建立本辖区文明诚信档案建设工作推进组,具体负责指导各行政村开展文明诚信档案建设的具体实施;村级各行政村实行网格式管理,分片包干负责指导和督促农户加强日常文明诚信建设,每季度对农户进行考评。三是把评比结果用起来,赏罚分明倡树文明新风。通过晒诚信、奖先进、罚后进等方式,让示范户得实惠尝甜头,让待提升户红红脸出出汗。调研中发现,文明诚信档案建设推进以来,出现了“四少四多”的可喜变化:大操大办的少了,新办简办的多了;吵架斗殴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赌博打牌的少了,健身休闲的多了;妨碍阻挡的少了,主动配合的多了,逐渐形成了“诚信光荣、失信可耻”“守信者受益、失信者追赶”的氛围。

    二、进一步推进我省乡村集成改革的思考与启示

    随着农村各项改革进入深水期,浙江坚持以改革破题、以创新制胜,农村改革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长兴县的改革实践表明,必须突破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单兵突进的现状,抓住“三农”发展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围绕各层级的改革目标,加强相关改革之间的衔接配套,形成系统集成、前后呼应、整体推进、统筹实施的改革新格局,推动改革在政策取向上协同配合、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工作成效上同向叠加。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实现改革举措系统集成,采取组合式、集成式、联动式推进,最大限度提高改革整体效能。

    (一)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激发社会自治活力

    一是以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党员干部冲锋在整改攻坚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拓展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乡贤群体投身参与乡村集成改革的空间。二是吸引市场主体与社会组织参与。遵循市场规律,减少限制市场的干预和阻力,通过财政税收政策调动现代生产企业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积极性,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按照运作市场化、要素规范化、经营规模化的要求合法盈利。以开展专项行动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挖掘社会组织潜力,采取“问需于民”“问计于社会组织”等方式,建成便于社会组织参与、聚焦困难群众关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需求项目库。三是引导乡贤群体参与。更好地搭建乡贤参事议事平台,增强乡贤会的地位和功能,对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乡贤采取荣誉聘任以及宣传报道等多种方式加以鼓励,通过“一事一议”进行土地产权改革试点,激励新乡贤在乡村落地发展。

    (二)以数字化为驱动,盘活生产要素资源

    一是激发乡村土地要素活力。创新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大力推广委托流转、整贩流转和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式,按规推动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构建更加稳定的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收益分配制度。二是加大乡村人力资源培养力度。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和乡村建设要求,引进和培养农村职业经理人,促进强村富民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流动,完善涉农企业内部人员职业晋升机制及人才薪资水平,加强新型农业农村数字化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的常态化培养和应急性培训,打造集创业孵化、技术创新、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农人培育基地”。三是挖掘涉农数据要素价值。动态新增归集涉农指标数据,完善涉农数据跟踪通报制度,及时沟通并整改平台数据清洗发现的问题,形成涉农数据归集情况跟踪报表,定期通报、闭环运行。以电力、水利、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方面为切入点,加快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和“智慧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分析、精准化种养殖和可视化管理。重点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浙农富裕”“浙农经管”“农房盘活”等数字化应用场景迭代升级,打造跨行业跨层次跨区域的智能化乡村经济发展体系,打破因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差异而产生的公共服务获得性壁垒,推动乡村相对贫困群体的救助业务流程再造、制度重塑,为低收入人群的“自我造血”赋能,从“保底”向“提低”“扩中”跃升。

    (三)以民生保障为重点,推进政策机制创新

    一是创新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运营机制。深度盘活整合农村闲置资源,全面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机制有机融合,创新推广“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片区组团”等典型模式,鼓励资源禀赋不同的乡村积极探索与当地三农发展特色相契合的强村富民突破口,“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二是健全乡村共富结对帮扶机制。精准排摸“后富人员”名单,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与在外创业先富起来的人士采取“1对1”或“1对N”等形式,进行结对帮助,建立“共富清单”,建设“共同富裕数智中心”,在理念、方式、资源和业务上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后富人员”有序致富。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各界侨团采取多种举措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是优化乡村共富型政策体系。在抓好已出台的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制定和完善资金配套、要素保障、财税扶持、金融撬动等一揽子支持政策,特别是加快出台农业农村重大产业化项目用地保障机制的实施细则,构建从政策制定、执行,再到评估反馈的一体化政策执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