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接受浙江日报采访

    近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就“防风险与多“输血”的平衡如何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突破口在哪?”等与经济金融相关话题接受浙江日报旗下涌金楼媒体平台采访。


    金雪军教授表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意义重大,金融事业既要满足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需要,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金融支撑,也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适应竞争,做到守得住、打得赢。金融机构应保障资金流向,避免资金空转,第一,有关部门机构要一视同仁,有意识地稳定扩大融资规模。第二,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融资成本。第三,要创新融资渠道,让更多的“血管”流向实体经济。第四,要借助“外力”,如从国家争取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如先行先试的金融政策、特别债专项债等。

    金雪军教授指出,确保落实各项利好房地产行业的金融举措,首先,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行业的理性评估。其次,针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要满足其稳健发展的融资需求,支撑企业能稳健发展。第三,要加强监管与信用风险管理,包括市场的准入与准贷的合规审核,加强信用评估与风险管理,确保金融服务的合规性与金融运行的安全性。

    最后,金雪军教授建议,未来浙江金融风险监管工作可在以下方面发力:第一,发挥数智化金融运行体系的比较优势。第二,发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建设中的作用。第三,推进资产并购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