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民俗文化,要传承更要发展

    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是子孙后代的情感归属,正所谓欢庆之民俗各有不同,欢喜的情感互联共通。比如刚结束的春节,各地通过烟花爆竹、压岁红包、龙灯花灯等民俗共同营造喜庆氛围。

    民俗文化代表民族和区域的惯性风俗,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社会、文化、经济及艺术价值。本期微评就来讲述民俗文化传承发展那些事。

民俗要留精华并完善

    民俗是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不过也应随着时代发展进行合理变化和流动,这从近期民俗热点新闻也可看出。

    民俗延续要科学。比如2月贵州山火频发且起火点靠近民居,春节期间是祭祀用火、燃放烟花爆竹集中的时间段。祭祀表达敬畏和追思,燃放烟花表达迎新和喜庆。但科学用火需牢记,比如祭祀可用鲜花等环保物品代替,燃放烟花应在规定的空旷场所,或用电子烟花取代。平时加强宣传科普,循序渐进。

    民俗传递重心意。春节期间,社交平台有关压岁红包的讨论升温,当压岁红包从祝福演变为攀比工具,其象征美好祝福的初衷也就扭曲变味了,年轻人深感红包背后的压力。传递心意需要开创新形式,比如浙江多地开始率先发放“家训红包”,传承家风家教,传递喜庆的同时更具深远社会意义,值得鼓励和推广。

    民俗传播需严谨。近几年,网红乱蹭民俗引发的“翻车”事件也不时出现,比如近期的网红扮神明事件,引发当地人反感和侧目。文化传播固然重要,但传播者不能仅为博流量自行其是,应该端正态度,入乡随俗,尊重和学习民俗后合理传播。

民俗要链接公共文化

    民俗文化由民众创造和传承,本身就具备公共性,因此,发挥民俗资源优势,提供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为公共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首先,了解民俗文化从日常生活开始。民俗是老一辈代代相传而留存至今的文化,比较零散也没有系统性教材。因此可以推出普及性强、可读性高的文化读本,或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使其融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或者结合民众日常生活,设立不同主题的民俗项目,提供文化知识服务。比如山东日照有学校将农耕民俗文化馆搬进校园,以民俗文化旧物为载体,从学生开启民俗文化启蒙。

    其次,认识民俗文化需有固定公共场地。挖掘特色传统文化遗产,通过形式创新后引入公共文化场所,主打通俗易懂。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农村则相对欠缺。城市可以与文化馆、博物馆等合作举办展览,讲解民俗历史,或策划馆内互动活动。农村公共文化场地有限,就目前来看,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择时开展活动,或者利用农村墙绘等形式,生动形象展示民俗文化。

    再次,发展民俗文化需要适时现场互动。依托民俗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实现文化传承。比如春节、元宵节期间流行浙江地区的非遗民俗——板凳龙,从制作到表演都由村民完成,其他民众自发性前往观看,感受民俗文化魅力。举办持续性民俗活动,打造符合民族、地域和时节的文化品牌。比如上海三林镇每年举办圣堂庙会,后来升级为民俗文化节,民俗活动贯穿全年;青海围绕“非遗过大年”等主题,开展线上线下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上百场。

    最后,民俗传承需要培养靠谱接班人。每一场大型民俗活动,无不集非遗文化之大成。文化传承主要靠培养人才和招募徒弟,专业人才需要高校增设相关专业,或与艺术类院校合作培养,比如景德镇陶瓷大学,致力于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培养陶瓷业服务接班人。另外,各地乡村老手艺人、非遗传承人发挥传帮带作用,推动亲朋好友参与,让更多普通人掌握非遗手工技艺。

    民俗文化链接公共文化,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交流,增强文化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民俗促进文旅业发展

    民俗与文旅产业关系密切,刚刚过去的春节,年俗里有说不完的历史故事,发掘、依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再加上传统媒体、自媒体传播赋能,可助推乡村文化出村出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民俗文化和乡村振兴密不可分,如果要将民俗的文化效益转换成农村经济效益,最关键的是要引人进来,将产品卖出去。首先通过举办特色民俗活动,吸引游客。比如广西壮族三月三、云南傣族泼水节成了知名文旅IP,还有近年兴起的“村晚”“村超”“村BA”“村VA”等“村”字头IP年俗文化,从乡野泥土中蓬勃生发。

    据报道,江苏嘉泽镇仅2023年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吸引10余万人次参与,商户实现营收30万余元。2023年贵州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29.2%、41.2%。海南“村VA”吸引观赛人流超过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这些都是民俗创新活动带来人流量,以及流量变现的直接体现。

    人流量还带动当地乡土产品等产业发展。比如乡村非遗文化产品,安徽汪满田村以鱼灯民俗为出发点,制作出售鱼灯文创,每年销售额超过20万元;还有民俗农产品,比如2023年广西居民自发组织的民俗文化果蔬节,达成农产品销售意向协议15亿元。安徽铜陵白姜作为非遗文化农产品,开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农户”模式,2022年鲜姜总产值达1.8亿元。

    也就是说,民俗特色开发利用得当,可以带动乡村产业链发展,赋能当地村民就业、增收,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真正实现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同频提升。

    传播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经济,民俗要善于搭乘现代科技快车,创新实践,开发出符合现代民众生活的活动和产品。最后,民俗文化是历史的延续,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建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