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共富基金”,推动街道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七月底,安吉县孝源街道开展了村民免费体检活动。此次活动依托街道“共富基金”,为65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增设了胃镜和颈动脉B超两项免费体检项目。同时,“共富基金”也有效提升了孝源小学的教育质量,创造更加优质的教学环境,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此外,孝源街道实施长期结对帮困行动,确保“共富基金”精准投放。通过“慈善一日捐”活动,孝源街道将募集所得的善款纳入街道“共富基金”,构建一个全面覆盖教育、医疗和扶贫帮困的慈善体系,是街道深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的重要举措。

    2022年3月,浙江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共同富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而社区基金会对共富基本单元建设有支撑推动作用。相较于传统由官方或企业主导的慈善基金会,社区基金会主要利用本地资源满足特定社区居民需求,由社区居民、街道政府和驻区单位、社区企业和基金会等共同参与开展本地公益活动。故而,为进一步发展社区基金会,实现“共富基金”资金池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构建灵活长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当前,绝大部分社区基金会原始资金为街道提供或者筹措。但这种一次性注金伴随慈善活动运营,会逐渐缩减,不具备可持续性。一方面,社区应主动拓展吸引企业和爱心人士长期捐赠的筹资机制,例如通过行业论坛、培训会议、政策文件等渠道扩大基金的影响力,规定拨付善款达到某个额度以上可以在基金会内部冠名设立单项基金等,从而保障慈善资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加大对公开募捐、款物使用、信息公开的监督力度,主动向社会公开捐赠信息明细、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年检报告、项目年报等信息,定期点对点对捐赠者反馈沟通。此外,努力探索基金会捐赠、运行、支出三个环节税收的优惠方案,让捐赠者感受到真正实惠,包括但不限于基金会根据当年的经营项目发票向税务部门申请退税等。

    第二,建立内外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在内部,实行社区基金会和单项基金“统分结合”的管理体制,其中,社区基金会成立理事会进行决策,单项基金由捐助企业推荐或者捐助人担任理事长、理事,监事由具体负责相关内容的街道干部担任。在外部,形成“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整合县宣传部、民政局、工青妇等部门力量,常态化开展业务指导、会商联动、策划执行、跟踪监督等活动,确保基金会正常运创新实施互动高效的项目化服务机制。同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通过开设课程、定期培训、工作交流等方式,加快培育急需的组织管理、资源募集、项目运行等专业人才。鼓励基金组织设立社会工作岗位,配备专业人才,并争取将基金会从业人员统一纳入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范围,增强基金会事业岗位的吸引力。

    第三,创建交流共享的学习评价机制。目前,社区基金会的建设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效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建议通过开放日、峰会和论坛等形式,推广各地社区基金会的管理模式。同时,积极推进社区基金化领域数字化改革,引入“浙里有善”“志愿浙江”等应用平台,打通供方、需方和服务方的沟通渠道,构建由社区居民、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组成的多方评价体系。利用“链上公益”的数字化技术,公开各社区基金会的项目详情,实现业务开展的全过程追踪,促进社区基金会的运行监管从政府的硬性监管模式转向多方的软性监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