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究员夏学民接受甬派新闻采访

    近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就“党建联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相关话题,接受宁波日报旗下甬派新闻采访。

    夏学民表示,浙江省象山县墙头镇在“村民说事”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拓展出“村嫂说情”“村舅说理”“村官说法”等系列基层治理措施,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最新动作,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大胆改革”“一切为了人民”。村级社区是我国社会数量最大、“最接地气”的社会网络,成为我国治理体系的“毛细血管”“末梢神经”。在制度供给相对不足、公共资源相对欠缺、人均可支配能力相对较低的现状下,以突围“空心村”为代表的农村社区民主自治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课题。

    象山创新运用“枫桥经验”,不仅把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还巧妙地挖掘“熟人社会”固有的人脉关系和信用资源,把“村嫂说情”“村舅说理”有效转化为“村官说法”。自觉打造让党委政府最放心的村社。这其中蕴含的情、理、法、德四大无形资源堪称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反应釜”和“稳定器”,为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树立了“象山模式”,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为探讨信用社会规则体系提供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