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策】当前我省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基于台州市黄岩区的调查与研究

    执法队伍建设是做好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保障,目前全省行政执法人员数是46375人,辅助人员数达到92000人左右,辅助人员人数是执法人员数的2倍左右。辅助人员在日常巡查、规范劝导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辅助人员的身份定位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辅助人员效用没有充分发挥,行政执法队伍形象受损,进而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不利的影响。台州市黄岩区“1+8”执法领域现有在职执法人员537人,辅助人员876人,辅助人员人数是执法人员数的1.6倍。今年6月份该区出台了《黄岩区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在辅助人员的招聘录用、工作职责、权利保障、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蔡宁教授课题组在对黄岩区进行多方走访、实地考察以及问卷调查基础上,从省级层面就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的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进一步明确辅助人员的法律身份定位和工作内容及数改通道

    1、从立法层面明确辅助人员的法律地位。建议省级层面制定辅助人员管理条例,明确辅助人员的地位性质和职责,使辅助人员的存在实现“合法化”,进而被社会真正认可。依据条例,各地市可结合本地特色实现辅助人员管理因地制宜,推动辅助人员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

    2、理清辅助人员的职责范围,细化工作内容。参照《浙江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针对执法辅助人员职责和规范单独列章,对辅助人员的职责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形成工作内容清单,并对禁止事项进行界定。

    3、畅通辅助人员在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的通道。在浙江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搭建专门的辅助人员模块,执法辅助人员通过考试取得辅助执法证件后,自动纳入辅助人员库,开通相关执法活动权限,保障辅助人员从事的辅助性执法工作也能全流程数字化、可回溯。

    进一步构建辅助人员全过程的管理和考核机制

    1、做好辅助人员招聘的基础性工作,加强招聘程序的规范性。一是以岗位说明书为指引规范辅助人员招

招聘。岗位说明书能为辅助人员的招聘录用、工作安排、绩效考核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做到以岗定人,有理有据。二是加强聘用程序规范建设。建立规范的辅助人员聘用程序,打造聘用全流程监督体系,由行政执法部门与基层用人单位共同完成,确保整个程序执行的规范化。

    2、创新绩效考核办法及其结果运用。一是创新绩效考核办法。尝试社会满意度与辅助人员管理部门意见双项指标作为辅助人员绩效考核的标准。二是加强绩效考核运用。实行“四挂钩”的绩效考核运用:月目标绩效与月考核奖金挂钩,技术培训结果与续聘标准挂钩,年度综合评定与奖金、评优评先挂钩,争先创优与晋升津贴挂钩。

    进一步完善辅助人员的薪酬福利与职业保障体系

    1、完善辅助人员的薪酬制度。一是保障经费来源。除了辅助人员必要的工资和社会保障之外,应同时将辅助人员的办公经费、培训费用、装备保障、奖励抚恤等相关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二是合理确定薪酬标准。行政执法部门参考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可支配收入,综合本地财政状况、辅助人员岗位性质和工作强度等实际情况,会同人社、财政部门,科学合理确定辅助人员工资水平。


    2、加强辅助人员的职业保障。一为辅助人员投保合适的险种。对直接参加户外执法执勤工作的辅助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补充医疗保险。二是建立抚恤优待制度。对在依法履职期间,因参与、协助抢险救灾及其他履职活动情形下,因公牺牲、致残的辅助人员,应当授予相应的荣誉或予以补助金。三是建立辅助人员激励晋升通道。参照《公务员法》等制定详细的职务与职级晋升标准,设立职级管理制度,为辅助人员提供激励晋升通道。

    进一步优化辅助人员的教育培训体系

    1、强化教育培训内容及方式的实战性。特岗特训,如从事巡查工作的,应加强矛盾纠纷调解、教育劝导方面的培训;如从事内勤工作的,应加强报表统计、档案管理、信息报送等培训。开展“模拟演练”式培训,采用场景再现的办法开展巡逻检查、突发事件演练等实战演练。通过“以赛代训”、“以战代训”的方式,促进辅助人员业务技能提升。

    2、加强培训成果考核及考核结果运用。加强辅助人员培训成果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证件化管理,建立培训考核结果与辅助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奖金发放等挂钩机制,全面提升辅助人员的培训积极性,显著提高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