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教授带队赴杭州市委政研室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政府部门在分析和利用数据中的难点堵点,为充分挖掘数据要素机制、推动经济治理的智能化现代化提供决策参考。
如何将庞大数据优势转化为杭州经济发展的治理效能,在听取各方面相关情况后,范柏乃教授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第一,科学提炼杭州GDP运行态势及经济活跃度的关键核心指标,增强核心指标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同时引入诸如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现代数据分析方法,进一步提升对杭州GDP运行态势及经济活跃度指数研判的准确性和精准率。
第二,研发经济政策宏观取向一致性的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监测程序和监测模型,创设“杭经E站”经济政策宏观取向一致性的监测模块,通过对经济政策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经济政策的实施困境、主要短板及宏观取向冲突,为修改、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增强经济政策的宏观取向一致性,规避经济政策的合成谬误,为经济政策的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和产生叠加效应提供决策支撑。
第三,根据国家经济重大改革和重大决策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浙江和杭州经济的发展特色,有计划、分阶段地研发诸如民营经济发展指数、数据经济发展指数、民生发展指数、传统产业转升指数、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指数等新型指数,为推动决策科学化提供战略支撑。
第四,持续加大“杭经E站”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其辅助决策功能,着力将政策研究室从党委政府重要文件、重要报告和重要讲话的起草班子转化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大改革和重大发展的智囊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