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从深圳市福田口岸的无人机航线开航,到宁波“商场-社区”无人机航线开通,无人机配送走进大众视线,并成功“空投”外卖商品。部分快递员、外卖员开始切换赛道,率先迈入“飞手”新职业行列。本期微评就来讲讲“低空飞行”那些事。
新职业来了
说到“飞手”,这里讲的是一种职业,是随着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环境监测、应急救援、影视拍摄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产生的无人机操作员。也就是说,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企业主体,都已经在使用无人机这项新型交通工具,助力日常工作,或开拓市场。
问题来了,成为一名合格的“飞手”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简单来说,需要工具、技能、经验,跟其他行业相似,经验越丰富,竞争力越大,就业机会越多,收入也越高。
首先,“飞手”需要交通工具,即无人机。消费级无人机价格亲民,私人持有可能性大,货运等工业级无人机价格高,一般是单位、企业持有且是市场主力军。数据显示,2023年工业级无人机占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比重的69.18%,消费级无人机占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比重的30.82%。数据背后是市场对“飞手”的需求量。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其次,“飞手”要有操作技能。根据新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除了轻型和微型,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的操控员需要取得相应执照,才可进行飞行。“飞手”预备员需要报考高校、职业院校低空经济专业,或去培训机构学习相关课程,通过实训加强低空操作专业技能,获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此处掀起一波考证热,据《报告》统计,截至2024年8月底,我国无人机实名登记共计198.7万架,共颁发无人机驾驶员执照22万本。
最后,聘用“飞手”的单位和企业很看重工作经验,虽说无人机操作员是高薪职业,不少人准备着挤入这个赛道,但在进入前,还需要明确一个事实:经验丰富的“飞手”能拿到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但零经验的基础“飞手”,工作好几个月才能覆盖学费。另外,部分存在淡旺季的应用领域,供需不稳定;有些专业性较强的应用领域,不止步于持证,对“飞手”有更高要求。因此,无人机就业并没有那么容易“一飞冲天”,更需理性选择。
此外,除了各行各业的无人机操控员,还有诸如无人机维修技术员、无人机应用开发人员等相关职位的热度也随之而来。同时,还带动了诸如无人机制造企业、无人机智能化系统开发与应用企业等相关行业发展。
规范很重要
我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通航作业飞行136万小时,近3年年均增速超过12%;无人机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低空飞行给居民带来实在的便利,比如浙江金华首条常态化运营无人机邮路开通,使用低空航线物流方式配送快递、运输农品;深圳大湾区至珠海低空特快专线首航,乘客打“飞的”从深圳到珠海看航展。
低空飞行器运行需要管理。未来,如果直升飞机、无人机在空中忙绿穿行,或执行公共任务,或进行经营活动。问题来了,首先是频繁在低空飞行带来的噪音扰民问题,其次是飞行器运行时突发故障问题,还有机场周边空域,对飞机起飞和降落的磁场干扰问题。那么,是否可以出台低空飞行制度,比如划出能飞区域和禁飞区域,明确不同区域可飞行时段,飞行前后确保飞行器安全无故障,以及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和赔偿等相关问题。
“飞手”是低空经济的新产物,以物流配送为例,据公开数据,2023年全国发生的外卖骑手交通事故达1.2万宗。骑手向“飞手”转化,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减少人身财产安全损伤,提升配送时效性。不过“飞手”同样需要管理,比如是否可参照地面骑手,进行团队化,专业化、规范化运营管理。另外,“飞手”也面临薪酬待遇规则不明确、工作经验要求高,培训周期长且培训费用高等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保障“飞手”合法权益。
培训“飞手”的企业的规范也很重要。近日,杭州首家具备自主开展无人机经营性飞行活动资格的驾培企业即将招生,这是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公司拓展的新业务。后续,如果培训行业规模化,培训机构包括不限于培训师资、培训学费都需有法可依,依法管理。这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比如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出台自律公约,规范行业秩序,让“飞手”培训成为大众化、轻投入的职业技能培训。
低空经济有潜力
催生“飞手”等新型职业的大前提是蓄势待发的低空经济。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预计2035年达到3.5万亿元,未来市场前景广阔,自然也就成为各大城市竞逐的焦点。
放眼全国,北京和深圳,一北一南,托起低空经济的初步发展。北京在资本、政策、人才、创新、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势明显,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到5059.5亿元;深圳已形成较完整的低空产业生态圈,2023年,低空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亿元。此外,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年产值突破百亿元,紧随其后。
低空经济范围广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旅游观光方面,无人机灯光秀给城市增添活力,乘坐直升机低空游览带来全新旅游体验,比如近期启动的杭州钱塘江直升机低空游览项目。实际应用方面,无人机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直升机适用于医疗救援、抢险救灾、气象探测等任务;“空中的士”是对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公共航空或高铁等出行的有效补充。
总的来说,如果将低空经济比作飞机,政府政策是操作系统,“飞手”是驾驶员,各类航空器载体是机身,技术创新企业是引擎,基础设施建设是机翼,共同推进,有利于促进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