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层治理面临着多重挑战。各级政府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但繁重的行政事务和层层加码的政策要求常常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影响了政策的落实效果,也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基层工作的形式主义、行政流程的冗长和政策执行的低效性,成为制约基层发展和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减少基层的工作负担,提升治理效能,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024年8月,中办、国办出台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明确提出要“规范明晰基层权责”,并要求“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以减少基层因形式主义带来的不必要负担。此举为清单制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地方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清单制”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提出了明确化、规范化、透明化的工作思路。通过列出工作清单、任务清单、事项清单,明确权责,压实责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交叉,能够有效减少基层在工作中遭遇的困扰,确保基层能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推动基层减负增效的重要抓手。
清单制正在成为优化基层治理、
解放基层干部的破局点
1.明确职责,减少重复劳动
清单制的核心在于任务明确,通过对工作的清单化管理,能够清晰地划分责任,避免出现任务交叉、责任模糊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基层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清单明确每项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从而减少了重复劳动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
2.提升透明度,增强公众信任
清单制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和执行过程的透明度。通过公开工作清单、任务清单等,公众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政府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而增强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清单的公开化能够促进社会监督,降低腐败风险,推动政府责任的落实。
3.优化流程,减少行政成本
在基层治理中,行政流程的复杂性常常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特别是行政审批、工作报告等环节常常冗繁繁琐。清单制通过精简和优化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和中间步骤,从而降低了行政成本,使基层行政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的配置。
4.增强执行力,推动政策落地
基层工作常常面临政策落实难、执行力差等问题。清单制通过清晰的任务和时间表,帮助基层明确优先事项、逐项推进,提高了政策执行的时效性。通过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能够增强工作执行的力度,使政策真正落地生根,产生实际效果。
清单制在地方治理实践中的
典型应用
1.上海金山区漕泾镇实施“网格化党建”加“四张清单”的工作机制
上海金山区漕泾镇通过实施“网格化党建”与“四张清单”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成功推动了基层工作责任的落实。在“四张清单”中,分别列出了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清单和考核清单,确保了每一项任务、每一项服务事项都有明确责任人,避免了重复劳动和信息流转滞后,提升了服务效率和透明度。这一机制的实施使漕泾镇在党建工作、公共服务和行政效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
2.浙江宁波市宁海县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
浙江宁波市宁海县在基层减负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明确了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通过精细化、清单化的管理方式,明确了各项权力和责任的边界,有效避免了村级行政事务的重复和低效,减少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此外,“36条”清单的发布,也提高了村民对村委会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进一步增强了村级治理的透明度和群众的满意度。
进一步优化清单制,
赋能基层减负增效
1.细化和完善清单内容
要使清单制更有效地推动基层减负增效,首先需要在清单的制定上做到更加细化和完善。清单应根据不同部门和工作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避免“千篇一律”。例如,对于基层政务服务的清单,可以细化到具体的服务事项和办理时限,明确每项服务所需材料和审批流程;对于基层干部的工作清单,应根据工作性质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级管理,避免一刀切。
2.加强清单制的动态管理
清单制并非一成不变的管理工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基层工作的变化,原有的清单内容可能出现不适应或过时的情况。因此,建立清单定期评估机制和反馈机制,及时对清单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确保其始终保持适应性和有效性。
3.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清单制执行力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清单制的落实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搭建统一的数字平台,能够将清单制与数据共享、进度监控等功能相结合,实现任务分配、进度跟踪、结果反馈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清单内容,提升工作的透明度和协同性,提高清单制的执行力。
4.加强培训与宣传,提高基层人员的认同感
清单制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基层工作人员的理解与支持。为此,需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清单制的认识,帮助他们熟悉清单操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清单制的宣传,增强基层干部对这一管理方式的认同感和积极性,确保清单制在基层真正得以执行和推广。
清单制作为一种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对于推进基层减负增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任务、优化流程、提升透明度和增强执行力,清单制能够有效解决基层行政中存在的冗余和低效问题,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然而,清单制的成功实施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特别是在清单内容、动态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只有做到精准化、灵活化,才能真正发挥清单制的最大效能,推动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和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