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岗位招聘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6.8%、40.1%、5.1%。近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金小刚教授,就“春招时期,AI岗位井喷”相关话题,接受《浙江卫视》采访,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给出建议。
金小刚教授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从全产业链来看,AI领域的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都存在人才缺口。首先,能够将AI技术与具体行业场景相结合,开发和落地解决方案的人才非常紧缺。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向各场景应用的渗透带来许多新岗位。比如AI训练师,负责给模型喂数据,调参数,让它们更加聪明。AI数据标注员,负责获取有效数据,有表达能力的数据,有反馈的数据。其次,需要“AI+行业”复合型人才,既懂AI技术又懂垂直领域,比如懂AI的医生和金融分析师。再次,新兴AI人才,比如生成式AI,强化学习知识图谱等AI新兴领域,缺口比较大。最后,对于AI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需求也在急剧上升。
金小刚教授建议,人工智能是跨学科的领域,即便是学人工智能,也可以从多个专业去学,比如计算机可以学控制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向就业应该从入学开始,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第一,要预见未来,明确AI对你所选职业的影响,职业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第二,制定个性化能力提升路径,比如学计算机专业要从编程能力到算法能力再到工程能力,循序渐进提升,实现面向未知探索的能力。第三,培养出机器无法替代的人性优势,机器快速高效仅仅对于可重复的机械岗位,而创新、面向未知是人类独特的能力,要保持好奇心,面向创新。第四,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学个手艺对付一下已成为过去,未来,终身学习是每个人都需要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