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接受《科技金融时报》采访

    近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就“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金融政策信号”相关话题,接受《科技金融时报》采访,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关于GDP增速设定为5%的目标方面,金雪军教授表示,符合今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从中长期来看也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预留了空间,但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要充分调动政策工具箱驱动“新三驾马车”引擎,即“新质生产力+新型消费+新全球化”来拉动经济增长。

    关于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金雪军教授表示,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较上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赤字规模为5.66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6万亿元,这个数字无疑是醒目的,意味着财政将主动承担更多责任,重构央地关系,不惜代价稳增长,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家提振市场信心的决心。

    关于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方面,金雪军教授表示,14年来首次表述为“适当宽松”,释放出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的信号。国家对股市、楼市以及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达到新高度。预计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和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会迎来利率下调,这些举措有利于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提振市场消费力,稳定市场预期与信心。

    关于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方面,金雪军教授表示,报告中将提振消费纳入首要工作,甚至超过新质生产力。因此,要从“生产型财政”向“消费型财政”转变,通过财政投资创造供给,消费政策激活需求双轮驱动,构建科技突破、产业升级、收入提升、消费扩容的正向循环。

    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视度不断提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金雪军教授表示,中长期资金的投资决策更倾向于“价值投资”,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培育好自己的“资本航母”,既可以提升资本市场运行的稳定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国际话语权。

    关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金雪军教授表示,报告仍然聚焦于房地产、地方债务以及中小金融机构,各项措施“各显神通”又相互策应。一是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二是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三是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